5月6日至8日,為期3天的2015中國柯橋國際紡織品面輔料博覽會(春季)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中國輕紡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展會設展位1332個,參展企業635家,展覽面積達3.4萬平方米,規模創歷屆春季紡博會之最;特裝展位達130多個,創歷屆紀錄。三天展會期間,登記入場的專業采購商達33239人,較上屆增長9.5%;實現成交額52.58億元,較上屆增長9.3%。
柯橋紡博會正式創辦于1999年;2008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晉升為國家級紡織專業展會。經過16年堅持不懈努力,柯橋紡博會從國內遍地開花的面料展中脫穎而出,發展成為和上海面料展、廣交會面料展并稱的國內三大面料展之一。
專家觀察:
產業基礎扎實展會運作配套成熟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劉建滬多次參觀柯橋紡博會,他感到今年春季紡博會比去年又提升了一步,一是特裝展位多了,二是機械設備更先進了。他認為,政府搭臺創造良好環境、市場化運作達成供求雙方意愿,是柯橋紡博會成功的關鍵。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經濟整體下行的情況下,而這里不少紡織品出口貿易企業保持增長勢頭,有一家創辦五年的企業,今年出口增長竟高達40%以上。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一直非常關注柯橋紡織產業創新發展,他多次親臨柯橋紡博會。他認為,柯橋紡織產業在行業轉型升級中發揮較強的引領示范作用。
《紡織服裝》周刊總編徐峰可以說是柯橋紡博會的“資深觀察員”,也可以說是柯橋紡博會發展的“見證者”。徐峰談了自己的直接感受:一是柯橋紡博會規模擴容,春季規模與秋季基本持平了;二是企業參展的意愿更加強烈,最早企業以展示產品為目的,直接關心訂單收獲上,現在柯橋的紡企更注重品牌打造上,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自發力量讓企業煥發活力。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柯橋雄厚的產業鏈和完整的產業基礎,是柯橋紡博會生命力旺盛的堅強支撐,這也是與廣交會面料展、上海面料展相比的最大優勢。廣交會面料展和上海面料展的亮點在于貿易功能發揮,注重交流平臺搭建,而柯橋紡博會的顯著特點是位于紡織集群產地,后續參觀合作很便利。因而,建立在產業基礎上的展會,發展更加穩健扎實。
參展商心聲:
優質平臺共享實力實效不容錯過
本屆春季紡博會參展企業635家,比去年增加了10家。很多企業是紡博會的??土?。江蘇震綸棉紡多次來參展,在本屆春季紡博會上以特裝展亮相,該公司坐落于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吳江震澤,是一個專業生產各類高品質再生纖維紗線及坯布的現代化企業。分管銷售的劉定付先生介紹,該公司參展一年兩季柯橋紡博會已成為慣例,每次在這里贏得了不少客戶。
柯橋是全國最大的紡織產業集群基地,全區紡織企業逾萬家,可也有的企業對“家門口”的紡博會“熟視無睹”,直至他們的客戶推薦時,才發現原來錯過了不少機會。紹興丹迪紡織品有限公司首次參展紡博會,總經理趙丹坦言,作為一家創新型公司,每年到國外去采樣,忙碌的她一直無暇關注紡博會,當公司很多客戶推薦她來參展,她才認真思考紡博會諸多有利因素,如不僅有機會結識國內外客戶,還可以就近邀請他們去公司考察,紡博會平臺也可為新員工提供鍛煉和增長才干的機會,是新員工開闊視野的良好平臺。本屆春季紡博會上,紹興丹迪第一天就收獲了70萬美元訂單。
隨著柯橋紡博會影響力提升和輻射效應擴大,更多參展商和采購商已把柯橋紡博會作為必到展會之一。以上海會展為龍頭,在距上海的2小時左右車程范圍里,知名紡織服裝展會不下10個,因而對于該區域的紡企來說,參展選擇性更多。從本屆春季紡博會參展名錄中統計,來自蘇南的參展企業有近70家,來自嘉興、湖州的也有近70家,可見蘇南、浙北與柯橋紡織產業的互補融和邁上了更新更高的臺階,折射出長三角紡織業以展會為平臺,走上合作共贏和持續發展的新路。
16年心血凝聚和汗水揮灑,柯橋紡博會茁壯成長,在提升紡織產業、引領行業發展、積極拓展市場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為全國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聵蚣彶某掷m舉辦,提升了柯橋城市品牌形象,極大地促進了紡織時尚創意的發展??聵虿]有滿足已有的成功,正更加努力、更加執著地續寫光榮與夢想,為中國從紡織大國走向紡織強國增添絢麗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