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派紡織服裝產業:外接互聯網 內修“智”造功
本屆海博會已在大家的期待中成功落幕,讓我們來看看這屆海博會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互聯網+”受追捧
本屆海博會除了展出與紡織服裝直接相關的各色面料,還有一項搶眼的內容——“互聯網+”。為配合紡織服裝企業的轉型趨勢,今年的海博會單獨設立了“互聯網+”展區。
消費者在網上買了件衣服,可能會想也開一家自己的網店。在以前,做到這點須要完成找貨源、談分成、租店面、上架賣貨等環節,不過現在,在“互聯網+”展區展出的微小店平臺讓這一過程易如反掌。
“微小店一端連著消費者,一端連著商家。消費者既可自己消費,也可通過分享,成為平臺上入駐企業的分銷商,并賺取傭金。”微小店參展負責人介紹,這個平臺構建的是“人人是買家,人人是賣家”的全民網店概念,給眾多面臨銷售難的閩派服裝企業提供了新思路。
據了解,微小店分為個人版和商戶版。個人版類似淘寶c店,主要面向消費者,其最大優勢是店長免費注冊開店后,只需負責裝修和推廣,而石獅微小店的專業團隊將負責商品、物流和客服工作;微小店商戶版則是為助力拍鞋網1000多家入駐供應商,商家可將在拍鞋網售賣的商品一鍵分銷給集團公司員工及所有網民。
微小店的創始人、石獅拍鞋網董事長汪建聰表示,微小店采用“移動商店+企業o2o店中店”創新模式,能幫助眾多服裝商家快速建立移動端龐大分銷體系,形成有效的客戶積累,并結合區域性線上銷售和線下服務體驗實現o2o體系的構建。
記者注意到,類似微小店這樣的互聯網平臺有多家。這些創新類的網絡銷售平臺,為閩派紡織服裝打開了一扇扇新的窗口。
智能化紡織設備走俏
與作為熱點的“互聯網+”展區相比,“智能設備”展區同樣不遜色。
“服裝紡織企業的轉型升級,對外要抓住市場變化動態,對內要抓住生產力革新。”以數控多功能全自動模板機亮相海博會的川田縫紉機有限公司大區經理葉仙根說。
“全自動模板機的應用至少可提升30%至50%的生產功率,尤其是應對復雜的生產程序時,一臺機器可實現相當于8個工人的生產率,而且智能化的縫紉還可提高成品率。”葉仙根指著模板機均勻的縫紉線路說,“像這樣復雜的縫紉圖案,人工是制作不來的。”
高層裁床、全自動鋪布機、智能剪線機、智能懸掛機、全自動縫紉機……在智能設備展區,各類最新型紡織服裝智能裝備齊上陣,上演一場“智能化”的預演大賽。
在泉州“數控一代”戰略引領下,福誠(中國)有限公司和宏運衣車兩大縫制設備經營商攜手石獅的日冠機械、百冠設備、永信電腦繡花等“設備專家”,紛紛展示2015年行業的最新的機械裝備和數控一代機器人;
同時,來自美國、德國、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先進設備齊聚展區,展示新品。與傳統紡織服裝制造業結合的“智能穿戴設備”也驚艷亮相,助推產業科技升級,實現服裝功能性的“質”變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