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今年APEC上21國經濟體領導人穿著的新中裝后,李欣非常激動。
作為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的高級服裝設計師, 李欣這幾年一直在為重振中國傳統服飾奔走,什么樣的服飾既能承接傳統,又能體現當下新時代的民族風貌,這是她思考的問題。各國領導人在2014APEC會議上的亮相,讓她覺得自己離答案又近了一步。
“新中裝”要發聲
“今年APEC會議上各國領導人的著裝非常好,既在整體上表現出了中國民族的元素和氣質美,又在個體的衣著上融入各國領導人的不同個性,服裝和而不同但非常時尚。”李欣告訴記者,這也讓她對推廣傳統民族服飾愈發有信心,“穿上帶有中式元素的服裝可以既時尚又有氣質”。
但要真正重振民族服飾,顯然需要營造良好的氛圍來引起社會對民族服飾的關注和熱愛。對于這一點,李欣表示,“第一夫人”彭麗媛近年來的著裝,就是新中裝很好的代言。
“領導人的著裝對全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國家領導人及夫人如果每次都穿帶有傳統元素的服裝亮相,對促進全社會對新中裝的認識有很大作用。”李欣對彭麗媛每次出訪都穿著帶有中式元素的服裝亮相表示贊賞,“她樹立了中式服裝在全世界的新形象”。
重新打造能代表中國民族文化的新中裝、新國服,顯然迫在眉睫。
“日本、韓國、俄羅斯等都有自己傳統的民族服飾,但我國因歷史原因在經歷民族服飾的斷層之后,民族服飾就一直沒有重建和推廣。同時,很多少數民族優秀的傳統服飾和工藝,也在現代工業和商業環境的沖擊下逐漸變質和消失。”李欣說。
但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和國家外事活動增多,中國亟須重建能代表本民族形象和“軟實力”的民族服飾和文化禮儀。要實現這些,李欣認為,向全社會推廣傳統服飾文化禮儀觀非常重要。
穿衣要有“講究”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紅高粱》中不少著裝細節就很好地詮釋了中國傳統的著裝文化。”李欣告訴記者,中華民族非常注重服飾文化禮儀,對穿衣細節很有講究。“在《紅高粱》設定的年代里,女性穿衣一定要系好第一個領扣,否則會遭人非議。”
反觀現在,很多人在穿衣時不重視甚至不知道傳統著裝禮儀。
“很多人想穿傳統服飾,但因為不了解傳統著裝禮儀,穿衣方式很不得體,這也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對此,李欣認為,在重建新中裝的同時,還要向大眾普及傳統的著裝文化和禮儀知識。
要推廣著裝禮儀,李欣認為從小抓起很重要。“在這一點上,日本是一個很好的參照標準。他們從小孩子上幼兒園時,就注意培養其在節日里穿和服的意識和習慣,這能夠讓日本的和服文化很好地傳承下去。對此,我認為,中國要重振民族服飾,也要從小抓起。”
教育機制亟須完善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重振新中裝的重視,重振新中裝也成為服裝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但要實現這些,就離不開優秀人才的培養。在這一點上,我國的服裝人才培育體制顯然還有待完善。
“在中國各大服裝院校中,幾乎沒有中國傳統民族服飾設計和制作的相關專業,現在服裝人才的裁剪、制版等基本教學,都是按照西方的服飾體系來進行培養的。”這種教育現狀讓李欣非常失望,“不僅國畫、中醫,在服裝方面,我們也有很多好的傳統工藝可以傳承,但目前還缺乏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很多工藝也面臨失傳。”
李欣告訴記者,當年不少好的旗袍師傅年紀已經很大,不少人甚至已經去世,但他們的很多傳統技藝卻沒有年輕人去學習和傳承。“傳統民族服飾在制作時,像盤花扣等工藝需要大量的手工制作才能完成,但現在服裝教學多采用縫紉機等現代化設備,這也讓很多人不習慣手工制作。”李欣說道。
因為年輕人不愿意手工制作,傳統的刺繡工藝也面臨失傳的危險,不少蘇繡企業也在為找不到繡娘而面臨困境。在李欣看來,要改變這些情況,就要對現有服裝人才培養機制進行變革,在大學設立民族服裝教育等相關專業。李欣表示:“這是新中裝復興的基礎,也是我國民族服裝發聲國際的必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