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需求維持穩定階段,上市鞋企的業績卻不樂觀。達芙妮在日前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業績預告中提到,同店銷售大幅下滑17.7%,成為目前港股上市鞋企中業績最差的。除此之外,“鞋王”百麗、千百度、星期六等上市鞋企業績也都不佳。
有分析認為,眾多由外銷轉向內銷的中小企業通過強大的線上分銷渠道,成為搶奪這些大品牌市場份額的“元兇”。在這些中小企業的圍剿下,幾大鞋業巨頭未來是否可以站得住腳?在雙方的博弈中,整個行業又將迎來怎樣的變化?
業績普遍下滑
不久前剛發布的上市鞋企中期業績顯示,百麗、千百度、達芙妮等鞋企的同店銷售紛紛增長放緩,有的甚至出現大幅度下滑現象。元大證券在對千百度、萊爾斯丹、百麗、達芙妮這四家在港上市鞋企最新季度業績表現進行比較后,更是直截了當地把達芙妮第二季度的銷售額稱作“在香港上市同業中最差”。
7月下旬,達芙妮國際公布盈利預警:繼2015年第一季度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15.9%后,第二季度核心品牌(達芙妮、鞋柜)同店銷售同比下滑17.7%,營業額也同比下跌至雙位數百分比。受此影響,達芙妮上半年同店銷售下跌16.9%。同時2015年上半年達芙妮核心品牌在大陸地區的店鋪數量凈減少181個,為6221個。
達芙妮表示,2015年上半年盈利將“同比大幅下滑”,同時表示:“今年下半年的市場前景仍未明朗。”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一季度業績的大幅下滑,是達芙妮營收難以為繼的開始。
其實定位于大眾女鞋市場的達芙妮在2012年后就表現得力不從心,2013年第一季度達芙妮同店銷售增長首次出現負值,同比下降2.5%。此后除2014年第四季度出現6.3%的增長外,其他季度同店銷售均呈下滑態勢。
按照元大證券最新季度的同店銷售增長率排名,表現同樣差強人意的還有“鞋王”百麗國際。據了解,2015/16財政年度第一季度(3-5月),雖然運動、服飾業務同店銷售增長12.4%,但是百麗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鞋類同店銷售卻下跌7.8%。
在第一季度鞋類同店銷售下滑之后,百麗第二季度的業績似乎并沒有好轉。據香港媒體報道,7月29日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盛百椒在股東大會后表示,百麗第二財季(6-8月)業績暫時無好轉跡象。
雖然在千百度、萊爾斯丹、百麗、達芙妮四家鞋企中千百度的同店銷售業績表現最佳,第二季度同比增長1.6%,但其在2014年同期的同店銷售額卻同比下降2.1%,因此千百度2015年第二季度的同店銷售額仍然沒有達到2013年同期的水平。
至于國內上市企業,雖然奧康、紅蜻蜓等企業近期表現較好,但是星期六卻出現營收、凈利雙下滑。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星期六營業收入4.18億元,同比減少8.93%;凈利潤為1221.66萬元,同比更是大幅下滑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