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報道,中國5月份出口的每5美元商品中,美國人就買走了其中近1美元,這個比例達到2010年8月來最高。
上月,中國對日本、歐洲和韓國等地的出口同比出現大幅下滑,對美國出口卻增長7.8%。美國由此以18.8%的占比成為中國出口商品的最大目的地。歐盟和東盟分別占15.1%和11.9%。
就在這廂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的依賴加重之際,中美將在數周后展開新一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有跡象顯示雙方在人民幣匯率上有所爭執。盡管美國堅持認為人民幣匯率被大幅低估,從而讓中國獲得競爭優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卻不認同這個觀點。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友表示,美國經濟更強,在貿易中占據更大權重,可能讓美國在與中國談判時更加充滿信心。一如往年,美國仍然有聲音想試圖在匯率問題上向中國施加更多壓力,但美國財政部卻不大可能采取強硬行動。
據中國海關數據,5月份,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242億美元,占當月總順差的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