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進口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印度棉花進口量下降明顯。由于印度國內棉紗出口訂單旺盛,棉花需求快速增長,棉花資源偏緊,棉紡織企業呼吁限制棉花出口,該國出口政策也搖擺不定,導致棉商出口意愿下降,自印度進口的棉花從去年上半年的17.14萬噸下降至今年的5.86萬噸。二是今年國家收儲政策變化,改指導價統一收儲為直補棉農,造成國內棉花價格持續走低,棉價從近20000元/噸跌至15000元/噸左右,進一步縮小了國棉與進口棉的價格差,如考慮運費及配額成本,進口棉與國棉價格基本持平,同時國內客戶預計棉花價格會持續走低,故今年進口量大幅減少。
目前上海口岸進口棉花呈現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國別數量減少。今年上半年進口棉花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較去年同期減少11個,其中5個來自非洲。二是進口國家集中。今年上半年來自美國和印度兩產區的進口棉花占總進口量的76.58%,同比增長0.93%。其中美國占49.56%,同比增長6.59,印度占26.97%,同比減少5.69%。
針對上述情況,上海檢驗檢疫局通過以下措施提升進口棉花檢驗監管效能:一是規范上海地區從事進境棉花倉儲單位的行為,根據質檢總局令第151號《進口棉花檢驗監督管理辦法》,對區域內進境棉花倉儲單位實施備案管理,完善進口棉花檢驗手續,縮短檢驗周期。二是利用檢驗檢疫部門的優勢提供信息支持,及時向企業傳遞最新進口棉花檢驗檢疫法律規范、市場行情、政策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