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2012年中國紡織服裝的發展很不樂觀。延續著2011年歐美市場經濟不景氣的局面,從年初到現在,國外需求不振,導致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內需趨緩,內銷企業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同時國內外棉價倒掛現象加劇,國內紡織企業被迫使用全球最高價格的棉花,原料成本明顯推高,也勢必要減弱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國際競爭力……
這些原因使紡織工業延續了去年以來的經濟增長減速態勢,生產、出口、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持續放緩,效益有所下滑。
但走出逆境的永遠都是強者,面對如此多的困境,全行業應該繼續通過深化結構調整、加強行業自律等措施積極應對外部風險,同時國家也應出臺相關政策,幫助紡織行業盡快恢復到平穩、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日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了前7個月紡織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數說五大不樂觀態勢
生產減速 2012年以來,紡織行業生產增速持續放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月~7月全國3.7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1467.1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8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下降3.8個百分點。
主要大類產品中,上游產品產量增速下降較為明顯,1月~7月規模以上企業化纖、布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2.4%和10.8%,較上年同期下降3.8個和3.5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下降1.1個和5.4個百分點;紗產量同比增長12.9%,較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
終端產品產量增速則有所回升,1月~7月服裝產量同比增長11.8%,較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提高3.9個百分點。
內銷回落 受國內宏觀經濟增速趨緩及物價水平持續高位等因素影響,2012年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內需消費增速有所回落。
1月~7月,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7%,低于上年同期7.2個百分點;如扣除價格因素,零售額實際增速為13%,低于上年同期5.7個百分點。
1月~7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內銷產值為25770.3億元,同比增長12.5%,較上年同期下降20.3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下降3.8個百分點。
出口壓力大 受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國內外棉花價差持續拉大及企業生產成本持續上漲等因素影響,2012年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壓力明顯加大。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1月~7月我國共出口紡織品服裝1415.8億美元,同比僅增長0.3%,較上年同期下降25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下降3.1個百分點。
如扣除價格上漲因素,紡織行業實際出口數量負增長,1月~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價格同比提高2.9%,出口數量同比減少2.5%,較上年同期下降5個百分點。
投資趨緩 受行業經濟增速放緩影響,紡織企業投資信心有所下降,投資增速趨緩,新開工項目減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月~7月,紡織行業累計完成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164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9.5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7945個,同比減少9.4%,較上年同期下降6.3個百分點。
盡管全行業投資增速趨緩,中、西部地區新增投資仍保持較快增長,1月~7月中部地區紡織行業投資額同比增長18.7%,占全國的比重達到30.5%,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額同比增長19.7%,占全國的比重達到8%,較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效益下滑 2012年上半年,紡織行業生產效率繼續提升,1月~6月規模以上企業勞動生產率同比提高12.7%,為化解各種風險提供支撐。
但是由于外部不利因素作用集中,企業發展壓力過大,行業效益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1月~6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利潤總額達到1147.9億元,同比下降1.9%,增速低于上年同期43.2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為4.5%,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企業虧損面為18.4%,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124.1%。各分行業中,棉紡、化纖受原料價格波動影響突出,行業利潤均呈負增長態勢,1月~6月化纖行業下降52.3%,105家棉紡織骨干企業利潤下降52.1%。
預估全年整體趨勢
內需增速有望提升 2012年以來,受國內宏觀經濟增長減速影響,紡織品服裝內需增速較上年同期有所放緩。
但目前城鄉居民收入仍保持穩定增長,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速分別達到9.7%和 12.4%,為內需增長提供了根本動力,堅持擴大內需也仍然是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出發點。
近期,國內貨幣政策有所放松,物價也逐步平穩回落,隨著效果進一步顯現,將對內需消費增長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總體上看,盡管全年衣著類內需消費增速仍將低于上年水平,但將呈現增速逐步提升的趨勢,對紡織行業的拉動作用也將逐步增強。
國際市場總體低迷 外需下降導致出口企業訂單不足是當前影響紡織行業運行的重要因素。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12年上半年,歐盟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的總金額同比下降6.9%,美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接近零增長,日本紡織品服裝進口額同比僅增長2.2%,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0.8個百分點,國際市場需求總體低迷。
受歐債危機持續惡化影響,目前國際市場復蘇仍面臨較高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中旬最新發布的預測中將2012年全球經濟增速下調0.1個百分點至3.5%,表明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并不樂觀。
預計2012年,國際市場總體將持續低迷,紡織行業出口仍然缺乏企穩向好的市場動力。
棉價問題仍然突出 2012年以來,國內棉花價格始終高于國際市場,且價差不斷拉大,截至8月中旬,國內棉價比國際市場每噸已高出5000多元,價差較年初擴大67%,造成我國棉紡產業鏈競爭力嚴重下降,企業效益惡化。
根據市場供需情況預計,近期國內外棉花價差難以通過市場調節明顯縮小,加之國內新一輪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即將啟動,內外棉價差問題仍將存在,仍然是影響紡織行業運行的首要因素。
風險因素依然較多 當前,各種近年來一直影響行業發展的壓力因素仍然存在。紡織企業用工等生產要素成本持續提高,根據調研情況,上半年紡織行業人均工資同比提升約15%;統計數據顯示,1月~7月國內燃料動力價格同比提高3%。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未徹底解決,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上半年規模以上企業利息支出同比增長29.5%,高于同期主營業務收入增速19.8個百分點。
加上外需持續低迷、原料價格波動等因素,總體上看,當前行業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諸多風險,進一步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從根源上化解各種外在風險,仍是全行業面臨的根本任務。
經濟增速仍將減緩回落 在內需市場支撐下,全年行業主要產銷指標仍將實現增長。但在國際市場需求難以明顯好轉、國內生產成本持續上漲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預計行業出口壓力仍然突出,將帶動行業產銷增速進一步回落。
而由于國內外棉花價格走勢目前尚不明確,紡織行業效益負增長的態勢也難以根本扭轉。但是,隨著內需增速逐步回升以及上年同期統計基數下降,預計行業產銷增速回落的幅度可能逐步縮減。
手記:
這一年兜兜轉轉來到9月,從年初到現在,作為跑產經的行業記者,已經聽過無數企業的負責人在耳邊訴說2012年做企業的困難,外銷不振、內需減緩、棉價價差太大、各項成本持續增長、資金壓力大……這些現象就像一個個放大鏡,將服裝企業生存困境凸顯出來。
而從2012年初到現在,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召開的紡織經濟運行會議就已多達3次,更不要說通過其他會議、論壇所聽到的服裝企業訴苦之聲多得數不清,足見今年的整體趨勢確實不容樂觀。
其間,記者走訪了眾多產業集群,也采訪了不少紡織服裝企業,在基層,看到過不少服裝企業為了增加訂單而加班加點;也看到過一些企業經營者為了解決難題而焦頭爛額;但看到更多的是各地方政府為了扶持企業、提升經濟發展而對企業提供的優惠政策。
還沒到冬天,很多企業卻都已經經歷了嚴冬的寒冷,但也讓更多企業學會了轉型升級,要抓創新、留人才、做品質、講誠信,從內部做提升。
當問到眾多企業家,面對這樣的困境企業是否會力不從心時,幾乎所有人都會微笑著搖頭。
在他們看來,經濟危機是阻止不了的、隨時會發生的,他們已經經歷過像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這些更困難的局面,而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堅強、堅定。
其實從外銷層面來說,整個態勢正慢慢扭轉。正如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所說:“美國經濟的復蘇勢頭是穩定的,這就意味著我們的主要貿易出口地形勢是很好的。歐洲的狀態在弱化和脆弱之中,但可以看到歐洲的很多國家是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的地區,所以它的需求應該是很大的。而中國的外貿企業,在現在要做的,就是中國出口要品質化、質量化和品牌化。要有核心技術的競爭力,要有核心品牌產品的競爭力,這樣中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才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近,各衛視剛結束一部熱播電視劇叫《北京青年》,那上面最經典的一句話是“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這句話聽起來似乎充滿了小情小愛的小家子氣,但在思考企業與行業的關系時,這句話卻時刻浮現于腦海之中。
對于紡織服裝企業與當前經濟環境的依存關系,很多企業家還是不離不棄,只是希望缺少一些生死相依的悲壯,他們堅信還有一種未來:你若不離不棄,你必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