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國際市場,首選電商
記者:像李寧國際化失敗有一點原因是因為他上市了,匹克在上市前做了哪些準備?
匹克許景南:也不算是一個失敗,他是進行一個調整,他對國際化的力度選擇的時機,或者是怎么樣。對我們來講,我們匹克來講我們在09年已經上市了,取得了創國際品牌資源上的保證,我們是通過幾個步驟,我們首先是從名稱的國際化,我們在管理標準,產品質量標準的國際化,到商標的國際化,目前匹克已經在全球的一百八十個國家了,這個是市場就歸我們了,還有品牌國際化到了資本國際化,資本國際化就是為我們創國際品牌起了事業上的保證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我們這五個步驟完成以后,我們把上市前的所有的工作,我們作為一種準備工作。首先在新品牌進入市場,讓市場接受新的品牌名稱代價就很大,向消費者解釋這個是什么意思,來源哪里,我們就介紹匹克就是做和體育精神相吻合的體育用品,人家就很快就能接受;還有管理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的國際化,這個也是非常必要的,你要把產品進入國際市場,你的產品質量標準和管理標準沒有國際化行嗎,沒有統一。
還有商標國際化,品牌國際化,跟國際上的高端組織明星的合作也是我們創國際品牌應該做的準備的。沒有做這方面的工作,你怎么能夠成為國際品牌,你沒有跟高端國際品牌合作你怎么辦。目前我們跟國際上高端組織明星合作也是遍布了全球的。我們跟很多國家的籃球隊,還有NBA的明星,二十幾個明星,最高的是帕克,帕克是馬刺優秀隊員,是歐洲最有價值球員,歐洲是幫助法國隊重奪了世錦賽的冠軍,所以這個人在世界的表現是非常優秀的。他個子不高,打球是非常好的,他的品德和球藝都是非常得到消費者認可的。他每場球都是穿匹克的鞋子,證明我們的鞋子的適應性,適應強烈運動,證明我們的產品質量。所以這個籃球鞋我們在中國能夠賣第一,今年這雙鞋都是供不應求的,NBA的總決賽評比裝備我們評了第五名,我們自己感覺應該是第三名第二名才對的。
所以我們做好充分準備,我們會加入市場國際化,我們把上市前的五項工作包括上市都作為我們的準備工作,創國際品牌的準備工作,做完這五項準備工作我們就要加速市場國際化,所以我們在美國成立公司,開兩個專賣店,想通過每個公司帶動全球,通過我們的一些研究,我們現在在海外的代理商已經有四十幾個,我們想一年增加二十個,三年達到一百個,我想這都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我們把現在的外商訂貨會都改成全球訂貨會,我們公司一年有四次,都變成全球的。我們提出一個戰術,就是以內把外,以外拉動內,有三個措施,這三個措施將幫助我們海外的招商三年達到一百個。
首先,用電商拓展國際市場。我們用電商拓展國際市場,以國家為單位鼓勵,降低門坎讓他們先做,做完他們有信心才開店,然后從網上互動,我想三年達到一百個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我是非常有自信。目前我們也來了很多俄羅斯的客戶,波蘭的、加拿大的都是想來簽代理的,還有歐洲的、慕尼黑的,很多人都想來簽代理,所以這是一個國外的拓展。
第二個措施就是把路子放開。我們知道在一個地方銷售他有三個因素,一個是品牌的附加值、影響力,所以我們前期就是做品牌的影響力、知名度,像我們去贊助伊拉克足球隊、伊朗籃球隊,包括奧運會,包括這些球隊都是知名度很高的,我們的球隊也是遍布世界的,先把知名度、美譽度做起來;第二個通過招商,好的客戶會幫助你的品牌在當地落地;第三個措施就是我們要把原料放開,我們是跟經銷商合作搞研發,他的研發成果我們可以全球共享,我們會把研發費用分給他,讓他有信心研發。
這樣產品的針對性就很強了,三個要素基本上都全了,在當地就會帶來好的銷售,有好的品牌,有好的知名度,有好的客戶,有好的產品,所以我們后面的一百個出口,我們看問題不是很大。國內我們以內把外,我們國內的渠道進行了扁平化,我們三年內達到兩百個客戶,這是一個省基本上要達到七個客戶,兩百個經銷商了。我們海外一百個客戶,和國內的三百個客戶,我們的企業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我想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國內市場相對飽和,國外市場保持增長
記者:像您國內國外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匹克許景南:國內的市場這兩年相對飽和一點,市場在調整,所以關鍵是國內市場改革開放的力度,改革開放的力度如果大,就會很快地強起來了,我們增長速度也會恢復到百分之十左右,那就很好了。這次調整的背景是,我們國家強了,為我們創國際品牌提供很多的保障和機會,國際的市場、二線市場比比皆是的,所以我想比例也很難預料,我們理想就是我們把中國市場做全球一部分。目前我們在海外已經占到百分之二十,國內是百分之八十,這個是因為這幾年調整的,海外增長,我們去年海外銷售增長到百分之三十,國內下降,比例就產生變化了,如果兩個地方都上升,比例又會有變化,所以比例很難掌控的。
我們進行適當的調整,因為我們現在是進行了全球的布局了,我們也不太在意這個比例,但是我們會充分的掌握這個問題,我們整體的暫時不會變,三個措施是不會變的,創國際品牌這方面是不會變的。
體育用品公司應就行業下滑作檢討
記者:像這種運動品牌的寒冬應該從2011年開始已經進行了四年了,您覺得是什么因素導致整體行業的下滑?
匹克許景南:我是感覺從中國的經濟在發展,我們中國人的消費在改變,體育用品的需求下滑是沒有理由的,我們體育用品行業的公司組織應該進行一個檢討,首先第一個問題我們是做品牌應該是做精神,沒有精神成為不了品牌的。我們的體育用品公司這幾年確實有些行為是違背我們體育精神的,追求一些短期行為,進行一些短期的拉動,那就導致了消費者的信心下降。我想體育用品公司調整的關鍵是在總結,通過調整重新塑造體育用品公司的創品牌的精神,我想消費者會有更多的信心。應該是說經過一些調整以后消費者的信心增大了,體育用品的春天就會來了。
應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而非消極等待國內調整
記者:有人說2014年是運動品牌的重生的一個開始,您是怎么看待產業從今年更好的發展的?
匹克許景南:這個市場是很大的,但是從整個產業的調整我是感覺到,因為很多企業他的調整還是有點顧慮的。從匹克來講,我們這三年是主動調整的,我們從11年就主動調整,發現一些問題,我們調了很多短期的,包括我們讓利給客戶,我們把毛利降下來。
有一些企業回歸中國市場,這個時候應該積極的拓展國際市場是對的,國際市場很大的,他有很多空間,二線市場比比皆是,美國五十個州,最多也是幾個州是一線城市,其它的也是"二線"城市,包括發達國家的二線市場都需要我們去開拓,我們不去積極拓展而回歸到中國市場,中國市場畢竟需要調整。
匹克是主動調整,調到今年,我想我們基本上是調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們才提出了以內把外,以外拉動內,提出了加速市場的國際化,明確了三年達到一百個客戶。我們創國際品牌二十幾年能夠堅持下來,這個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中國創國際品牌目前來說沒有成功的先例。我們現在價值多元化,所以現在有很多行業出現互聯網思維,包括店鋪,對傳統的產業可能會有一些顛覆嗎?被顛覆的時代嗎?我想這些問題就造成了人心的浮動,我們堅信創國際品牌是沒有錯的,我們把他認為是既光榮有偉大的事業,因為國家有需求,老百姓有需求,這個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做企業的本身把他作為我們的責任。
通過我們的努力肯定政府會支持,老百姓會支持嗎?肯定會支持的,這個是無可非議的。但創國際品牌是長期的,也不是說你做了就可以馬上成功,不是說提出創一個國際品牌大家就會支持你,你就會成功,它一定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去做的一個事情,我們的消費者老百姓他們看得到我們的努力,就會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