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括李寧在內的眾多體育運動品牌紛紛搶灘戶外用品市場,李寧、安踏等體育品牌紛紛進軍戶外用品領域,但業績并不理想。前有始祖鳥等擋道、后有圖途等追趕 傳統體育品牌走泛戶外路線,有價格優勢無品牌認可度。
“李寧們”玩戶外,有點“水土不服”
近兩年,對李寧、安踏、361°等體育品牌來說,為謀求新的業績增長,它們涉足戶外用品領域。然而,從2013年各個品牌的財報來看,涉足戶外用品領域并未給他們帶來想要的“蘋果”。
進入戶外用品領域,李寧們為何會“水土不服”?在激烈的品牌競爭中,他們能否突出重圍?
行業
傳統體育品牌紛紛涉足戶外
“守著一成不變的痛苦,比踏入自由之境的勇氣更大,就想出去。”這是李寧探索最新推出的系列文案之一。在鄭州市健康路上的李寧探索店里,它被張貼在最顯眼的位置。
在去年的ISPO北京體育用品展會上,李寧旗下專業戶外品牌李寧探索正式亮相,宣告進軍戶外用品行業。
現在,鄭州市民對李寧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運動時尚、都市休閑階段。然而,“李寧探索”已在河南呈遍地開花之勢。除鄭州外,還進入駐馬店、焦作、新鄉等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李寧涉足戶外用品行業是準備在主營業務外,開辟另一盈利增收途徑,以緩解目前在傳統運動鞋服領域內的競爭壓力。
與李寧一樣,其他體育品牌,如阿迪達斯、安踏、361°等紛紛殺入戶外用品行業,也是出于相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