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耐克的數字化戰略在中國落地生根的一年。耐克正在將移動互聯網作為手段,打通線上和線下,讓更多的小伙伴們親身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讓中國的消費者重新運動起來。
在中國市場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運動品牌與時尚品牌之間的界限是相當模糊的。北京奧運會結束后,人們的消費和運動習慣發生了改變,運動服飾不再是消費者日常穿著的一部分,隨之而來的,就是全行業長達3年的衰退。
通過微信群組功能等社交,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接著通過數據形成用戶黏性,進而數據和社交兩者相互作用,讓用戶完成在Nike+平臺上的沉淀,這正是耐克O2O的精髓所在。
“雙十一”那天,就在所有人都將精力放在天貓身上的時候,耐克在微信上低調推出了針對跑步人群的公眾服務賬號Nike+ Run Club。
上線僅僅10天,這個服務于跑步愛好者的賬號就吸引到16124名關注者,通過賬號內置的組建跑團功能,這些用戶迅速創建了超過1000個跑步主題的微信群組。
這樣的成績大大出乎耐克官方的意料。這次的微信試水其實是耐克過去一年在互聯網和數字化領域眾多舉措中的又一個案例。
2010年以后,國內的體育用品市場遭遇了一次全行業衰退。庫存的問題困擾著行業內幾乎每一家公司,耐克也不例外。
不過,雖然清理庫存和渠道調整把每家企業都搞得焦頭爛額,耐克依舊騰出手來同步推進著另外一項重要工作,那就是推廣自己的數字運動平臺Nike+。
2013年是耐克的數字化戰略在中國落地生根的一年。耐克在大大小小的線下活動中,開始大力推廣自己的數字平臺Nike+。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努力,耐克的數字平臺經歷了爆炸性增長?!渡虡I價值》拿到的獨家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在大中華區市場,Nike+線上社區的注冊人數與去年相比增長了130%;耐克在移動端的應用下載量從去年的57萬增長到258萬,增長了350%。
這些努力的背后,目的只有一個——讓中國的消費者重新運動起來。
耐克正在將移動互聯網作為手段,打通線上和線下,讓更多的小伙伴們親身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這是屬于耐克的O2O。
正在改變的運動和消費習慣
在許多國內同行的眼中,耐克正在推行的互聯網和數字化戰略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這些努力其實并不能直接促進耐克的銷售,耐克大中華區傳播總監黃湘燕也向記者坦承,耐克本身也沒有指望這些努力能夠直接拉動銷售的增長。
那么,耐克為什么還要這么做呢?
想要了解耐克數字化戰略背后的意義,首先要了解體育用品市場所面臨的大環境的變化。造成過去3年全行業衰退的根本原因,其實正是人們消費和運動習慣的改變。
中國市場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運動品牌與時尚品牌之間的界限是相當模糊的。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在奧運概念的帶動下,民眾的運動熱情高漲,運動品牌們的日子也相當滋潤。
不過,很多人都忽略的一點是,在當時的市場大環境下,消費者購買運動品牌的產品,并不是因為有著良好的運動生活習慣,一雙運動鞋和一身運動服可能就是他上班和日常生活的主要裝扮。對這些消費者而言,買一身運動服和買一身休閑裝本質沒有區別,僅僅是因為受當時大環境的影響,許多人在潛移默化中會更加傾向購買運動品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