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上爭第一
在海瀾集團儲運中心,一排排衣架整齊地吊掛在U形軌道上,“最開始是手工統計,后來是電腦輸入,現在是智能管理,這在全國服裝行業是第一家。”據介紹,近年來,海瀾集團圍繞創新儲運模式,建成智能高架立體倉庫,并投入巨資引入SAP軟件對儲運進行智能化管理。工作人員只需掃描條形碼,系統就會自動分配倉庫;對于銷售情況較好、庫存不足的產品,系統還會通過動態監管自動補貨調貨,始終保持貨源充足和物流暢通,不僅節省了大量人力,還確保了企業及時掌握倉儲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生產銷售計劃。
圍繞精細化管理,海瀾集團積極開展部門職能重組,推進組織結構扁平化,逐步淘汰弱化生產環節;同時,加大了對研發、物流、服務等方面的投入,拓展了產品研發、儲運物流、客戶服務等部門的職權,使它們不再附屬于生產鏈,而成為獨立環節,引導企業產業鏈向兩端延伸?,F在,海瀾集團與國外大企業集團一樣,兩頭在內、中間在外,成為國內首家基本弱化生產環節的服裝企業。
由于海瀾服裝產業鏈逐步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供應商的選擇和控制成為確保海瀾品牌質量的關鍵?!耙蔀楹懝┴浬痰拈T檻很高,必須通過技術、設備、規模、管理、品控等一系列資質審核?!苯陙恚懠瘓F加大了對270多家供應商的評估審核力度,并實行專人專責駐廠監督和試樣試做制度,供應商接到設計方案后,必須先生產出測試樣,經檢測合格后,相關部門開出生產通知單,企業才能投入生產。服裝出廠后,必須集中到海瀾儲運中心,經過成品檢驗部抽檢率達10%以上的抽檢,結果判定為合格的,才能裝箱出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視察海瀾集團時,對企業員工深情地說:“你們穿著和天空一樣藍色的制服,天空沒有邊界,你們的前途也無限美好!”
總理的話,正是海瀾未來圖景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