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山東如意公告宣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計劃,市場預期落空。這場起始于2013年7月29日的重組曾令人充滿期待,此前亦有投資人士認為,實際控制人山東如意科技集團(下稱如意科技)計劃將旗下的日本RENOWN部分股權注入山東如意。
不過,如意的重組顯然超過了市場分析人士的預測, 如意科技宣傳部部長劉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意科技計劃將近年來收購的所有境外資產悉數注入上市公司,包括在澳大利亞、日本、英國等地的棉場、合資紡織廠、合資服裝生產企業等,交易價格接近5億美元。另外,如意科技旗下相關國內棉紡、毛紡和服裝資產都將注入。涉及總資產接近50億元人民幣。
只是這一番“如意算盤”卻遭遇了政策限制。山東如意證券事務代表徐長瑞表示:“根據證監會關于重大資產重組的規定,形式上構成借殼上市的,所注入資產必須在注入方控制下經營滿三年。”
以上境外資產大多是在2013年,由如意科技收購所得。因此知情人士透露:“山東如意曾多次向監管部門提出申請,希望本著事實重于形式的原則,批復重組申請。監管部門在多次專題研究后,還是拒絕了這一申請。”上述人士透露:“重組還是會擇機進行,年內可能就會有新的計劃。”
重組障礙
邱亞夫此前并非山東如意的實際控制人,所以資產注入遭遇了難題。
山東如意的重組包括兩個步驟,首先是公司董事長邱亞夫控股山東如意,第二步是邱亞夫將旗下控制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2月12日,山東如意公告稱,控股股東山東如意毛紡集團的股權結構發生變更,邱亞夫控股的如意科技收購了中億集團持有的毛紡集團27.55%的股權,以52.01%絕對控股毛紡集團。
此前,毛紡集團四大股東分別是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億集團、如意科技以及濟寧市國資委。如意科技的股權收購價格并未披露,山東如意董秘辦回復記者稱:收購涉及控股股東,并不在上市公司披露范圍之內。
上述知情人士介紹:“收購完成之后,邱亞夫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才能將其持有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目前這筆股權交割正在進行變更手續。
然而,山東如意的第二步重組就進行得不那么順利了。
邱亞夫原本計劃將如意科技旗下的毛紡、棉花種植經營、棉紡制造、服裝制造等相關的境內外業務和資產進行重組整合,注入山東如意,涉及總資產接近50億元人民幣。
山東如意和如意科技之間存在大量的關聯交易,2012年關聯交易額高達2億元,占山東如意銷售額的29%。而如意科技旗下還擁有礦產、房地產等其他業務,因此,邱亞夫一直希望將服裝紡織類業務全部注入山東如意,實現紡織相關資產的整體上市,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注入的過程卻是困難重重。上述人士表示:“如意科技在海外收購的大量資產涉及審計、評估、法律等諸多工作,而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法律和財稅政策不盡相同,調查工作沒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
更為重要的是,根據證監會在2011年8月1日通過的《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與配套融資相關規定的決定》,注入資產超過上市公司總資產的,被界定為控股權發生變更的借殼上市行為,要求注入資產持續經營需在3年以上,最近兩年利潤為正且累計超過2000萬元。
邱亞夫此前并非山東如意的實際控制人,所以資產注入遭遇了難題:注入意味著控股權變更,控股權變更就需要資產3年的經營期,但如意科技擬注入的海外資產均是在近兩年內收購的。
海外布局
山東如意希望證監會念及其存在“債轉股”和內部職工股等遺留問題,確認如意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地位,由此豁免“借殼上市”的規定
山東如意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紡織企業之一,近年來在海外攻城略地,卻鮮為外界所知。
2010年,如意科技收購日本成衣巨頭RENOWN株式會社,并在其后增資至絕對控股。2011年,如意科技以1724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澳大利亞羅倫杜牧場,擁有了毛紡原料基地。2013年,如意科技又分別以9622.9萬美元、3.12億美元和2615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澳大利亞倫普利公司、澳大利亞卡比棉田,以及新西蘭羊毛服務公司,同時在蘇格蘭投資Carlowaymill公司,將觸角伸到英國。
面對這條紡織服裝領域的跨國“全產業鏈”,山東如意卻無法將其注入上市公司。劉凱表示,山東如意希望證監會念及其存在“債轉股”和內部職工股等遺留問題,確認如意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地位,由此豁免“借殼上市”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