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忠與他的安踏體育或許在2013年同時發出一種信號:沉寂多時的體育用品企業或可以熬出頭來。2013年,安踏體育憑借“以零售為導向”的商業模式,在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高峰論壇暨2013中國最佳商業模式評選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具分量的“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創新獎(2013)”。
而在2013胡潤百富榜上,安踏體育掌控者丁世忠家族亦以135億元資產排在百富榜第79位;近期,“香港上市公司港股100強”公布評選結果,安踏體育以股息回報率7.23%位居股息回報率榜單第10名。
演繹2013市場保衛戰
“我們正在進行第二場戰爭?!卑蔡?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丁世忠所說的第二場戰爭,即從過去高度依賴的批發業務模式,向以零售和消費者為導向的零售業務模式轉變,這也是泉州鞋服行業尋求突圍提升的共同方向。
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從2011年開始進入調整期,各企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關店”和“高庫存”現象,丁世忠的突圍與淡定或為行業沖破寒冬,帶來可借鑒的希望。
零售為王
泉州鞋服企業對于大批發模式并不陌生,通過快速鋪貨,跑馬圈地式的擴張,大批發模式幫助泉州鞋服品牌實現了高速增長,并通過上市完成資本層面的升級。
然而,在市場增長放緩后,這種模式的弊端開始呈現,供給過剩、庫存積壓、管理滯后等各種問題牽絆住了鞋服品牌前行的步伐。行業面臨“品牌+大批發”模式帶來的困難。
丁世忠同樣在思考這一模式的弊端。他認為,“品牌+大批發”模式的最大弊端是信息不暢,對于品牌商而言,只要批發出去就已經形成銷售額,卻感受不到市場和零售終端的變化。
為了更好地感受消費者的需求和來自市場的變化,丁世忠從2012年開始,將安踏的訂貨模式改為單店訂貨,原來訂貨就是批發商和加盟商訂貨,現在全國8000家店,每家店都實行單獨訂貨。
不過,在“第二場戰爭”的觀念下,丁世忠想要嘗試的不僅僅是訂貨方式的改變,而是整個商業模式的調整,“過去的發展模式基本是先打廣告把品牌做出來,再把商品賣給批發商就完了,未來要思考如何從‘批發’到‘零售’,整個供應鏈流程都要考慮。”
從2012年開始,“品牌零售商”這個詞匯被丁世忠屢屢提及。實際上,“品牌商+零售商”的模式,正是國際快時尚品牌ZARA、優衣庫等的商業模式,這是一種從商品企劃到生產制造,再到終端零售的全產業鏈整合的運作模式。
為了實現這種轉型,丁世忠正在貫徹一個新的“乙方理論”,即“所有品牌零售者都是甲方,消費者則是乙方,關注消費者緣何購買比簡單給貨更重要?!痹谒磥?,零售健康成長的關鍵在于商品創新、店鋪陳列的有效性以及零售管理的系統性與有效性。
減虧與出擊
當李寧發布財報表示,其2013年上半年“減虧”18.39億,同時表示“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時,丁世忠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丁世忠認為行業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但短期來看仍充滿挑戰。2013年上半年,安踏營收33.7億元,凈利潤6.2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