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拉與奧特加的家庭生意吸引了大批客戶,即使這些內衣、睡衣只能在家里穿,女人們也趨之若鶩,而她們的丈夫也愿意為此慷慨解囊。梅拉可能還不知道,她已經(jīng)開啟了日后ZARA帝國賴以成功的“快時尚”商業(yè)模式:敏銳把握、了解時尚的動態(tài),模仿其中的精髓,大批復制,用平民化的價格迅速出售。
一流的設計、三流的價格
旺盛的市場需求極大增強了梅拉夫婦的信心,只憑梅拉的雙手顯然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兩人以合作社的形式,在梅拉的故鄉(xiāng)拉科魯尼亞,組織了上千婦女一起加工既時尚又廉價的內衣和睡袍。
1975年,他們在西班牙拉科魯尼亞開了第一家服裝店。也正是在這一年,獨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去世,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實行君主立憲制,結束了西班牙長達四十年的獨裁統(tǒng)治。人們漸漸大膽追求解放與個性,這家新店的創(chuàng)立無疑選了一個最好的時間。
為了給服裝店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兩人頗費了一番腦筋,本來他們從當時一部流行電影《希臘人左巴》中汲取靈感,準備把一手創(chuàng)辦的服裝品牌命名為“左巴”(Zorba)。但不巧的是,服裝店附近一家酒吧搶先用了該名,梅拉夫婦只好退而求其次,將服裝店命名為與“左巴”拼寫相近的“ZARA”。
創(chuàng)業(yè)初期,梅拉夫婦認識到囊中羞澀又天性愛美是西班牙女人們的共同特點,堅持制作既美麗時尚又價格低廉的服裝,這成為奠定ZARA成功的品牌基因。
ZARA將只能由富人享受的時尚服裝平民化了,變成所有社會階層都能負擔得起的消費,建立一個像麥當勞一樣的大眾化時尚品牌。從此,ZARA開始踏上以“快時尚”著稱的瘋狂發(fā)展之路,并在數(shù)十年的時間里逐漸成長為享譽全球的時裝帝國盈迪德(Inditex)集團。
ZARA賴以吸引顧客的關鍵可以總結為“一流的設計、二流的面料、三流的價格”,但一流設計的創(chuàng)意在服裝行業(yè)本身就是稀缺品,再加上ZARA海量的產品需求—每年要推出上萬款新產品,它對時尚設計的胃口極大,這就使得ZARA不得不到全世界去尋找最新、最好的時尚服裝設計,從別人的杰作中吸取養(yǎng)分。
為獲得最新的設計信息和源源不斷的時尚靈感,梅拉與奧特加以及他們雇用的設計師,像“空中飛人”一般,穿梭于巴黎、米蘭等地的各種時裝發(fā)布會之間,或者出入各種時尚場所,參加各種時尚派對。他們被ZARA稱為 “Cool Hunter”(“酷獵手”),專門捕捉當下最流行的時尚元素,并把獲得的最新服裝時尚信息迅速反饋回總部,供后方團隊分類別、款式及風格進行改版設計,重新組合成屬于ZARA的全新產品主題系列。
通常,流行時裝品牌一年推出的產品款式是2000到4000款,而ZARA每年要推出12000多款新產品,這些新產品是從它的設計團隊超過4萬款的設計中選出來的。對于大牌設計師來說,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但對ZARA來說,只有這樣才能填滿ZARA工廠和店鋪的龐大胃口。設計得越多、越快,借鑒的成分必然會越多。在歐洲,一些頂級時尚服裝品牌很不喜歡ZARA,因為他們的頂級服裝設計剛剛在新品發(fā)布會上展示過,沒過多久,ZARA生產的類似款式產品就已經(jīng)鋪滿了全世界。
ZARA將它的這種運營方式稱之為“三位一體”,即“設計師”、“市場專家”、“進貨專家”共同確定設計款式。設計師和“時尚觀察者”先通過收集時尚信息,設計師處理這些信息后,進行分析、整理和歸類,然后歸納出這一季最時尚的設計特點,手繪出圖樣;設計師帶著圖樣與“市場專家”、“進貨專家”組成商務團隊討論草圖,對圖樣進行巧妙的修改和完善,使設計看起來具有原稿的精髓卻又有很多不同,同時又能與ZARA一貫的設計風格相一致,以此規(guī)避抄襲痕跡;最后“商務團隊”具體執(zhí)行,他們根據(jù)數(shù)據(jù)庫中確定的設計信息確定什么時候投入生產,使用什么面料、什么顏色、生產多少、成本與售價等具體要求,并形成指令交給生產部門。
ZARA的運營模式使它成為大牌設計師的噩夢,ZARA就像一個沒有頭腦靈魂但運轉飛快的機器,它的模仿無疑會使他們的奇思妙想貶值。時尚本就是速朽的,ZARA加速了時尚死亡的過程。2008年,法國知名女鞋品牌克里斯提?魯布托(Christian Louboutin)的標志性紅底高跟鞋推出后,極受歡迎,摩洛哥公主Caroline、湯姆?克魯斯的女兒都是它的忠實粉絲,雖然售價超過1000美元一雙,仍在名流云集的好萊塢掀起了一股紅底鞋的狂潮。而ZARA的模仿款售價不超過100美元,克里斯提?魯布托將ZARA訴至公堂,控告ZARA假冒和不公平競爭。魯布托打贏官司,但在后來上訴中卻又輸了。上訴法院稱ZARA和魯布托的鞋并不相似,消費者不至于彼此混淆。一場亂戰(zhàn),ZARA毫發(fā)無損。但也并不是每次都這么幸運,ZARA惹惱過不少大牌設計師,每年ZARA都需要為此向一些頂級品牌支付幾千萬歐元的罰款。但這些罰款與ZARA賺到的錢相比,無足輕重,因此,ZARA繼續(xù)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