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煩惱
2008年8月28日,一個中國人篤信的黃道吉日,美邦服飾成功在中小板上市,發行價為19.76元/股,市盈率為22.74,募集資金13.83億元。同時,全新子品牌ME&CITY面世,并起用了當時風頭無兩的美劇《越獄》男星溫特沃斯·米勒作為形象代言人。王石、牛根生等明星獨董云集,資本大佬郭廣昌、鄭永剛、蔣錫培[微博]紛紛出席捧場,美邦服裝帝國蔚然成型,周成建也一躍成為內地服裝首富。事實上,按照上市首日的收盤價26.9元計算,周成建的身家已達到161.4億。
當時的周成建告訴記者:“并不看重錢,這些只是數字的漲跌,不會拿來消費,而是更好地投入企業的發展中去,把企業做好。”
他對于上市這回事略不適應:“今天培訓的時候深交所的人告訴我,上市前,錢全是你的,上市后就都是人家的了。并且上市之前什么都可以說,但上市之后不該說的什么都不準說。”
對于獨立運作的新品牌ME&CITY,周成建大膽給出了年復合增長率30%的估計。目標直指國外服裝巨頭ZARA和H&M。
然而,生活總是并非看上去一帆風順。從2010年起,國內服裝行業的環境慢慢開始轉變,前些年略帶激進的增長帶來的高庫存壓力開始顯現:截至2011年6月30日,美邦服飾存貨同比增長220%,存貨金額達28.90億元,而2010年同期的存貨金額僅為9.03億元,近29億的存貨相當于凈資產的90%,大量庫存帶來了應收款的大幅增長和現金流的縮減。
2012年下旬,外界對于美邦存貨的質疑達到頂點:有媒體指出美邦對終端壓貨、向關聯方銷貨粉飾報表、管理層大面積出走等等。
危中蘊藏機會。美邦的一次自我救贖也在同年展開。公司組織架構由垂直的品牌事業部模式向水平化職能管理轉變,并引入多位具有跨國公司背景的高管,包括曾任寶潔大中華區物流及供應鏈總經理的林海舟,拜耳全球人力資源副總裁歸梅萍等等。
變與不變
此次杭州新體驗店重裝上陣亦被周成建視為美邦重新出發的起點:繼秋季推出新科技材料產品——“新能量科技絨”之后,公司在30天內連續在全國推出6家新概念體驗店,“變”一直是美邦不變的主題。
“品牌不再是服裝的符號,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周成建興致勃勃地帶領記者巡視店鋪,“每個地方都有喚起當地文化、情感認同的生活場景,每個店都有自己的故事,未來12個月我們在全國會推出超過100家這樣的店鋪,三年內覆蓋全國。”
正所謂“一店一故事,一城一文化”,繼廈門中華城店濃郁的閩南風情、成都環球中心店庭院深深的寬窄巷子,到杭州老站的懷舊情思,消費者的熱烈反響已做出回應。
目前,美邦服飾在各一線城市以及絕大部分省會級、副省級城市均設立了銷售分公司,并開設直營店鋪。除此之外,三四線市場也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加盟渠道體系。
截至2012年年底,公司擁有店鋪共計5220家,較上一年年末增加427家。其中直營店鋪1306家,加盟店鋪3914家。
周成建談起他的開店經歷依舊滔滔不絕:“在過去一年中,美特斯邦威團隊逐步完成了創新轉型的過程,不斷學習全球先進的精細化管理和國際化品牌經驗,集合資源優勢為行業尋找突破,伴隨著中國人在文化上的更加自信,我們更加堅信成為全球裁縫的目標已經越來越近。”
對此,東北證券(15.53, 0.17, 1.11%)發布報告指出,公司增長的重心已轉向內生增長,推出“體驗式購物”的新門店形象和以“科技絨”為代表的新產品都是立足長遠的戰略轉型,但見效相對較慢,需要經受時間和市場的檢驗。
如今,傳統服裝企業正面臨電商的沖擊,在周成建看來:“互聯網顛覆了傳統時代信息不對稱的商業模式。互聯網大數據,是可以讓消費者更容易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中國品牌更有機會服務全球市場,讓全球消費者更有機會了解中國的深厚文化淵源,追求品牌極致的精神能夠更好地展現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