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森馬集團董事長邱光和很忙。
這一年,森馬頻頻出現在媒體“聚光燈”下。不管是出于“主動”還是“被動”,不管是“高調”還是“低調”——所有這些事情,均指向一個統一的方向——實施多品牌、多品類、多渠道戰略。正是這“多頭部隊”,立體推進森馬轉型升級,引領實體經濟V型反轉。
一份大事日歷
多條拓展線路
森馬集團辦公室有記錄企業大事記的習慣。今年的“大事記”里,事情特別多。不妨看看最近幾個月的:
6月19日,與浙江中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他股東簽訂了框架協議,收購中哲慕尚71%股權;
7月14日,與華潤置地聯合舉辦的溫州萬象城-悅府開盤;
7月22日與靡麗虹服飾(上海)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全面代理意大利美麗閣(minconf spa)公司入門級奢侈童裝品牌Sarabanda在中國區的銷售業務;
7月26日,正式搬遷至位于溫州市甌海經濟開發區的森馬總部園;
9月2日,旗下的溫州市夢多多文化創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的兒童動畫片《快樂夢多多》,在央視少兒頻道“動畫夢工廠”欄目中熱播;
9月8日,奢侈品童裝品牌Sarabanda,在上海久光百貨開出中國區域的第一家店鋪;
9月10日,與韓國服飾企業視錟時裝簽訂合資經營合同,擬設立合資公司——上海盛夏服飾有限公司,運營視錟時裝旗下it MICHAA品牌。
事多得有些讓人“應接不暇”,但邱光和帶著他的團隊,沿著清晰的拓展線路,有條不紊地讓這一件件事都成功“落地生根”。
一種戰略思維
立體轉型升級
四處開疆拓土的背后,是邱光和的多品牌、多品類、多渠道戰略思維在“掌控”。
“當前,多品牌運作是世界服裝產業的發展趨勢。森馬同樣堅持多品牌策略,著力推進旗下多個品牌發展,并全力打造森馬溫州總部經濟。”邱光和說,“森馬將依托品牌優勢、資源優勢、資金優勢、系統優勢,通過收購、并購、合作等方式,快速推動多品牌發展,把市場拓向全國、拓向全球,把稅收貢獻留在溫州。”
現階段,森馬的商務模式創新,還有一個就是產品品類的多元化。通過整合社會優勢資源,深入打造開放型供應鏈,進一步豐富產品品類結構,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和市場競爭力。就在今年,巴拉巴拉接連推出自創子品牌MiniBalabala和Mongdodo。邱光和表示,森馬將力爭通過五年的努力,使旗下的品牌數量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充到8-10個。
“未來,我們的重點是發展電子商務,構建線上線下互動的零售模式,堅持向消費體驗要效益,堅持向多元渠道要空間,堅持向虛擬市場要規模。”邱光和說。
事實上,剛開始,“電商換市”是森馬“去庫存”的主要途徑。而現在,電商已經進入企業發展戰略,被作為渠道的重要一“極”進行精心打造。
在線下,門店、綜合體的融合繼續推進。雖然去年店鋪數量增加不多,但營業面積增長了10%以上。未來3年,森馬的店鋪將實現由小變大,形成“蘑菇形”店鋪,即由1樓拓展至2樓,從100平方米增至500平方米,大大降低租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