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驊認為,茵曼上市將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在電商迅速崛起的時代,除了為電商平臺帶來了較多機會外,也為互聯網品牌提供了廣闊空間,隨著茵曼不斷擴張,資產量不斷增加,上市將成為順理成章之事。
不過,對于茵曼的IPO,魯振旺表示其持保留意見。“目前來看,茵曼只能在國內IPO,國外很難理解這樣的品牌。但在國內,IPO在排隊的有好幾百家,兩三年內能排到茵曼可能性不大。”
自2011年開始,茵曼對產品線和產品品質進行改造,逐步從單一的女裝品類,向女鞋、飾品、箱包等類目延伸。去年,其正式收購了淘品牌初語,開啟了集團化作戰的第一戰。
按方建華布下的發展戰略,2014年,茵曼有望將公司旗下品牌數增加到四五個,經營產品品類從棉麻女裝,逐漸拓展到配飾、家居等周邊產品。從明年開始,茵曼圍繞著“慢生活”這一主題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品牌和多品類的擴張。據悉,其在3月3日全新推出的 “生活在左”系列,即公司針對高端用戶自主開發的全新棉麻品牌。
茵曼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并購品牌時主要有兩個維度的考量:一是產品研發的獨創性,二是企業在經營上要具備互聯網思維。“在2014年至2016年集團品牌將達到5個以上,銷售額將達到30億~50億元的規模。2017年~2020年,集團品牌將達到10~12個,銷售額將突破100億。”(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