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認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有望在明年上半年止跌企穩。
日前,國內運動品牌安踏、李寧、匹克、361°和特步相繼發布了2013年上半年的財務報告。從統計數據可見,國內運動品牌的業績集體下跌,李寧更是報虧。但這些運動品牌皆認為業績已跌至谷底,今后將面臨復蘇。
安踏中期33億元營收居首
今年上半年,安踏實現營業收入達33.7億元,凈利潤為6.26億元;李寧實現營業收入29.06億元,凈利潤虧損1.84億元;匹克營業收入為11.7億元,凈利潤為0.9億元;361°營業收入為20億元,凈利潤為2.1億元;特步營業收入為20.98億元,凈利潤為3.409億元。
李寧是國內運動品牌中唯一一家凈利潤出現虧損的公司。李寧201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收入為29.06億元,同期減少24.6%;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虧損1.84億元。同花順數據顯示,去年同期李寧凈利為0.44億元,去年底虧損19.79億元。
李寧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盡管公司虧損1.84億元,但隨著變革計劃的推行,與渠道伙伴緊密合作,攜手改善其盈利能力,已開始為公司的整體生態系統注入活力。然而,該公司也表示,這些成果反映到李寧公司的財務業績尚需時日。
運動品牌庫存緩解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一直困擾運動品牌的庫存問題得到了很大緩解,財報數據顯示,安踏的庫存已從2012年底的6.87億元降至2013年中期的5.76億元。安踏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世忠明確表示:“安踏的庫存已經清理得差不多了,庫銷比已恢復健康水平。”
此外,李寧公司的庫存從2012年底的9.19億元降至2013年中期的8.41億元,渠道庫存平均周轉期從9個多月的峰值大幅降至接近正常水平的7個月以下。匹克公司的庫存則從2012年底的3.9億減少0.5億元,至3.4億元。361°的庫存也從2012年底的4.6億元減少0.2億元,至4.4億元。
安踏及李寧公司均表示,從短期來看,行業仍然充滿挑戰,但是最艱難的時期已過去,渠道已經開始逐漸恢復信心。
安踏率先公布的2014年首季訂貨會數據表明,訂貨會訂單數在經歷六個季度跌幅后重拾增長,且是高單位數增長。李寧公司也表示,全面變革計劃的第一階段已取得成效,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和經銷商盈利能力均將持續改善。
丁世忠稱,目前安踏的店鋪新貨比例有明顯提高,每月售罄率也有提升。現在庫存問題已解決,目標是今年同店銷售恢復增長,爭取明年各方面都能取得增長,安踏有信心成為第一家走出谷底的運動品牌企業。
李寧則表示,“隨著今年上半年首席財務官和首席人才官的加盟,集團的高管團隊已全部就位。已建立了一支一流的高管團隊,并全面改進了管理體系和流程,這一切都將釋放出更大的潛能去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
機構調高運動品牌預期
超乎預期的業績也讓各大投資銀行與券商重新審視本土運動品牌的投資前景,并調整了目標價位。美銀美林預計安踏2013下半年盈利將恢復增長,市場占有率在中期亦會提高,繼續給予“買入”評級,并將目標價由港幣10.2元升至10.9元。此外,花旗升級安踏至“買入”評級,目標價上調至11元港幣。而瑞士信貸則繼續給予安踏“優于大市”評級,并將目標價由港幣9.5元升至10.8元。該行認為安踏是優質公司和行業領先者,在確認有其他公司復蘇前,安踏將繼續是該行在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當中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