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國內眾多赴港上市的運動服飾公司還未能完全擺脫庫存的“負重”,近期陸續公布的2013年中報數字依舊“愁云慘淡”。
其中,李寧(02331.HK)受庫存拖累導致的虧損情況最為嚴重,報告期內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達到1.84億元人民幣。
“集團今年上半年收入為29.0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減少24.6%。部份由于近期著重減少向零售渠道發售新品、清理存貨及店鋪網絡優化。預計2012年及2013年上半年所作投資將于今年下半年開始獲得回報,從而提升財務業績,且現金流量狀況將持續好轉。”李寧方面在公告中回應稱。
相比之下,安踏體育(02020.HK)半年報數據盡管也是收入、凈利潤雙雙兩位數倒退,但明年首季定單重新獲得了增長,略好于李寧。據悉,安踏在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3.67億元,同比下跌14.4%,而凈利潤方面則錄得6.26億元,同比下滑18.7%。
李寧、安踏庫存決勝負
在銷庫存的應對上,李寧早在2011年便宣布花3億元的代價進行庫存回購,隨后渠道清理整頓也轟轟烈烈的展開。也正是從2011年開始,以李寧為代表的運動服裝企業正式進入了“行業寒冬”。
李寧方面透露,2013年上半年超過90%的集團經銷商參與了渠道復興計劃,關店400家。截至今年上半年,渠道庫存平均周轉期從9個多月的峰值降至7個月以下,庫存總額降低超過30%。
李寧集團執行副主席金珍君表示﹕“變革計劃第一階段的目標目前已順利完成,令人鼓舞的多項業務進展表明集團已經度過低潮。盡管我們的多項資金投入仍需時日才能體現賬面效益,但我們對渠道復興計劃的階段性成果感到滿意,大部分經銷商的現金流狀況和銷售能力都有提升。我可以欣慰地告訴大家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同時稱,李寧公司的變革目前已逐步進入第二階段中長期變革的縱深實施,這一階段將全面改善供應鏈、上市和產品規劃,建立零售導向業務模式。展望2013年全年,李寧公司預計經營現金流和經銷商伙伴的盈利能力將持續正面趨勢。
而憑借在銷庫存一役中相對高效的表現,2012年安踏正式在營業額方面超越李寧,奪下其占據已久的本土運動服飾第一位置。安踏集團主席丁世忠就曾指出,由于整體規模變大,行業要恢復過去快速高增長比較難,加上現時市場相對成熟,未來行業增長不能像過去以開店拉動,而是靠同店銷售的增長。
有業內人士指出,安踏公告的該集團分銷商及加盟商營運數據中,以經營超過一年的安踏零售店來計算,2013年第二季度產品之同店銷售增長與2012年同期比較維持平穩。安踏復蘇的信號是否意味行業整體復蘇目前尚言之過早,但可以基本確定的是行業整體去庫存已進入中后期,隨之而來的是部分企業出現缺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