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店銷售跌幅超預期 新店擴張明顯放緩
達芙妮國際(00201.HK)2013年三季報顯示,集團核心品牌業務同店銷售跌幅達18.1%,前三季度同店銷售同比下跌12.2%,其跌幅遠超外界預期。
無獨有偶,營收增長、利潤下滑的窘境在女鞋“寡頭”百麗國際(1880.HK)和另一家A股女鞋上市公司星期六(002291)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在國內女鞋市場競爭格局突變的大背景下,女鞋“三劍客”曾引以為豪的高成長模式正集體遭遇阻力。
凈利潤大幅下滑
達芙妮一度被譽為是中小企業高成長的典范。甚至有一本名為《達芙妮模式成功專賣》的書,專門分析其高成長背后的故事。財報顯示,2008 -2011年,達芙妮的營收規模從約52.9億港元迅速增至85.8億港元。其增長率也逐年走高,2009年時為10.26%,2011時增長到29.48%。
但到了2012年,規模持續擴張的背后,卻難掩達芙妮增速和利潤下滑的困境。2012年,雖然達芙妮的銷售額首次突破100億港元大關,達到105.3億港元,但其銷售22.8%的同比增幅較2011年的29.48%減少6.68個百分點;其利潤也下降-0.3%至13.65億港元,出現自2004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其全年同店銷售增幅9%,低于此前12%的預期。下半年,其利潤更是下滑-10%,同店銷售僅增長約3%,主品牌分類業績下滑高達-20%。
降幅在2013年繼續擴大。上半年,達芙妮銷售收入雖同比增1.7%至52億港元,但利潤同比大幅下降35.6%至4.5億港元,凈利潤大幅下降35.7%至3.1億港元。同店銷售方面,上半年下滑幅度為9.2%;三季度下滑更加劇烈,拖累前三季度整體同店銷售下滑幅度擴大至12.2%。
多年來業績保持高增長的女鞋“寡頭”百麗國際,近兩年銷售和利潤增速也明顯放緩。
2012年,其銷售收入同比增13.5%,較2011年22. 1%的增幅減少8.6個百分點;利潤同比增2.6%,較2011年的32.9%大幅減少30.3個百分點;凈利潤同比僅增2.3%,較2011年的24.2%減少21.9個百分點。
更糟的情況接踵而至。上半年,其凈利甚至出現負增長:銷售額雖同比增長11.25%至178億元,但凈利卻同比下滑3.35%至21.67億元;三季度,其鞋類業務同店銷售增長1.3%,雖較二季度上升2.3%,但同比下降1.5%。
星期六面臨同樣的狀況。上半年其營收雖同比增長20.86%,但凈利下降卻超過三成(-34.78%),每股收益也大幅下降-30.77%。
對于三季度業績惡化,達芙妮稱,是因為內地市場七八月份天氣異常酷熱,街邊店人流減少,競爭激烈,且消費意愿低迷。雖然產品折扣較去年同期已做調整,使毛利率提升,但依然難改利潤大幅下跌態勢。事實上,實體店人流驟減,消費持續疲軟,電商大肆分流線下“蛋糕”,這何嘗不是百麗、星期六以及其他所有女鞋品牌的痛楚?
對此鞋服行業觀察員馬崗指出,鞋行業競爭態勢較為激烈,受電商沖擊很明顯。以達芙妮為例,其品牌“路線”雖然較寬,但主要是中低端產品,這部分產品因電商沖擊所受的壓力較中高端品牌更大,銷售下滑在所難免。另外,鞋行業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基本上每家企業的市場開發都處于較飽和狀態,品牌想有大的發展已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