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抱一堆衣服進試衣間逐一試穿,毫無顧忌地擺各種姿勢表情。但服裝店老板只要做一件事,你這個愿望就破滅了——把能照到全身的大鏡子裝在試衣間的外面。服裝店的意圖是為了增加店員和顧客接觸的機會,有更多的時間來說服你。店員會守在試衣間門外,準備好一系列的說辭來贊美你。遇上人多的時候,這面公共鏡子的作用就更大了。試衣服的每位顧客都會成為店鋪的免費模特,你本沒有在意的一套衣服,可能因為穿在別人身上好看,你就會想親自嘗試。
ZARA、H&M這類快時尚的店鋪,則會在試衣間內(nèi)貼心地準備大鏡子。這是因為快時尚講究“跑量”,他們不會“奢侈”地為你提供一對一的店員服務。快時尚服裝店會為你準備相對寬敞的空間、多面不同角度的落地鏡、柔和的燈光,讓你自己做出購買的決定。快時尚試衣注重節(jié)省時間,比起在普通專柜穿衣、走出試衣間、照鏡子,和店員對話的整個過程,快時尚服裝店的整個試衣過程節(jié)省約50%的時間。
為什么在店里照鏡子
總比家里美?
服裝店的鏡子一般都是特殊定制的,能給胖人“減肥”,矮個子“長高”。
平面鏡成像是與實物等大的,而凹面鏡成像就會比本人略小。服裝店的鏡子大多選用凹面鏡,但由于弧度微乎其微,“瘦身”效果不會太夸張。有些店鋪的鏡子還可以調(diào)整角度,鏡子支架和地面的角度在65度左右。根據(jù)光的反射折射原理,鏡子被斜放后,下半身的比例明顯增長。并且向后仰的人像拉長了豎直方向的視角,類似于人躺下比站著看上去高的道理。
鏡子的大小和形狀也很有講究。即使有一面足夠大的墻,這面鏡子也很少鋪滿整面墻,一般只占墻中間一小部分,呈長方形或橢圓形豎直擺放。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窄一點的長條形鏡子“瘦身”效果更好。另外,水銀鍍的層數(shù)越多,鏡子的光感就越強。服裝店多采用三層水銀的鏡子,反射的光比鍍一層水銀的鏡子多很多,人像的輪廓會更加分明,就像被銳化過的照片一樣,看上去色彩非常鮮亮飽和。有了這面會撒謊的鏡子,你想不愛自己都難。且服裝店大多燈光柔和,能讓膚色看上去均勻透亮。所以很多時候,女人選擇買衣服解壓,并不是買到的衣服本身有多美,而是過程太享受。
衣服標簽的位置
有什么秘密?
衣服的標簽會藏在背后這種比較隱蔽的位置。不過逛街高手發(fā)現(xiàn),不少衣服標簽開始出現(xiàn)在十分顯眼的部位,比如腰部、袖口。除了品牌名稱的紙簽,還有成分介紹、洗滌說明等,加起來有厚厚的一打。這堆標簽非常影響穿著后的美觀和舒適度,大部分人買回家后會選擇立刻剪掉,這也是商家的一個小伎倆:因為剪掉標簽的衣服,退換貨基本是不可能的了。總之,與退換貨有關的事情,商家一定是費盡心機來阻止你的,比如收據(jù)背面退換貨規(guī)則的字體非常小,顏色也很淡。
另外,服裝吊牌通常藏在犄角旮旯,字也小得可憐。商家了解透了顧客消費時虛榮心作祟的心理,將價格做在隱蔽的地方,等你找到它,早已經(jīng)對這件衣服愛不釋手了。
什么時候服裝店的香味
飄進了你的衣柜?
越來越多的店家開始將某種特殊的味道帶入到他們的品牌形象中。除了用傳統(tǒng)的手段抓住顧客的眼睛和耳朵,他們還會在人的鼻子上下功夫。服裝店會根據(jù)自己品牌的風格,專門定制搭配一種香水(這種香水在市場上是買不到的)。法國品牌Bread n Butter規(guī)定:每家店每天至少噴灑香水四次以上,確保味道滲透到店內(nèi)的每件衣服、每個角落。這種香味的持久度和辨識度都很高,人聞過幾次之后可以產(chǎn)生較深刻的記憶。嗅覺記憶一旦形成,持久性是非常高的。商家偷偷地把香味放進你的衣柜,讓你每次打開柜門就默念一遍它的名字,這是在利用你的嗅覺塑造你對它的忠誠度。只能說,這太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