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裝周開幕秀的設計師很是值得同情。當下有太多競賽活動搶風頭——文化方面有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體育方面,美網激戰正酣,美式橄欖球新賽季開戰;此外還有911全國紀念日。要想脫穎而出贏得關注絕非易事。
情形也不是真的那么艱難。服裝要能在T臺立足或是得以成功入駐客戶的衣櫥,務必得有其過人之處,僅僅變換印花圖案是不夠的。女裝設計的目標是通過連貫、純粹的思路幫助女性確立新的個性,挖掘出自己鐘愛的一面。因此對于設計作品應當保持很高的期望。
紐約時裝周的怪相是開局節奏過慢,登場的大多是“前途光明”的美國新興品牌,其水平還在摸索階段。整個開場有如試驗,仿佛只是正式活動之前的熱身而已。
舉個例子,Creatures of the Wind,作為時尚大獎短名單上的常客,至今仍然缺乏清晰的設計思路。根據秀場反饋,設計師Shane Gabier以及Christopher Peters欲通過探索“時間循環”以期“創造一種源于無序的新式語言”。這話聽起來頗有膽識,而實際作品不過是復古混搭。
Creatures of the Wind 2016 春季
茶會禮裙外套松垮的漁網,軍綠色大衣上印著銀色玫瑰,黑色搖滾皮褲上穿一件平肩小黑裙,整體配色以單色和1970年代風尚為主(深紫紅、芥末黃以及棕色)。看起來其實還好,不過與其標榜的突破并不相符。
所謂的沖突無非小小的不和諧,Wes Gordon的設計就是如此。此人也是設計大獎青睞的新生代設計師(兩次入選 CFDA/Vogue時尚基金大獎最終名單),一直致力于突破傳統的女裝局限。他設計的高檔晚宴禮服是亞麻褲、毛邊雪紡衫和麻繩的混搭。
Wes Gordon 2016 春季
這么打扮有些許沖突感,倒也容易接受。再看看另一款,迪斯科專用銀鏈刺繡上衣(這么玩究竟為了什么?)搭配辦公室標配黑白提花外套。相比而言,前者要高明的多。當然還有別扭的不對稱褶皺花邊和性感露肩設計。
還好有Jason Wu,他從“up and comer”單元脫穎而出,展示了某種較為穩定的設計思路——森林綠、黑色、桃紅色超輕棉質連衫裙,掐腰、滾邊長裙以及寬大的短袖設計。毛衣短小精悍,仿佛銀質纖維打造,還有絲滑貼身連衣裙疊加蕾絲和鴕鳥羽毛。
雖說吳先生的秀命名為“Glamour”(魔力魅惑),他此次下手倒是比以往輕不少,其結果是打造出超乎期待的無縫科幻美感。其中矛盾意味你自己體會。不管怎樣,最終呈現的結果成功抓住了看客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