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了。意大利某百貨公司的櫥窗里,一個年輕的時裝陳列師仍在穿梭忙碌,他就是喬治·阿瑪尼。“時裝陳列師”是阿瑪尼的起點,即便多年后已執掌一個時尚帝國,他仍感謝陳列師生涯帶來的寶貴積累。或許是陳列師出身的結果,阿瑪尼在日后經營自己時尚帝國的時候,也格外注意陳列的價值:“我們要為顧客創造一種激動人心而且出乎意料的體驗,同時又在整體上維持清晰一致的識別。商店的每一個部分都在表達我的美學理念,我希望能在一個空間和一種氛圍中展示我的設計,為顧客提供一種深刻的體驗。”
時裝陳列在國外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中國還是個極為年輕行業。“時裝陳列師”對大多數人來說陌生而抽象,而其背后豐富的內容也實在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他們是前線的,總是奔忙于各品牌終端,直接面對銷售現場;也是幕后的,繁華時不見身影,而清晨或深夜才是最忙碌的時候。他們有時是時裝的講述者,用各種方式告訴大家這是什么;有時是時裝的組織者,讓它們各歸其位,共同構成和諧整體,表達品牌精神。
如果說賣場是一場由時裝演繹的絢麗舞臺劇,那么陳列師就是導演時裝的人。
優秀的導演懂得把握節奏,優秀的陳列師亦如此。對于陳列,和諧無疑是首要原則,但如果在和諧中適當突出個體差異,就無異于有了主次詳略,幫助陳列形成節奏感。首先可以利用的元素就是顏色素,因為它形成的差異最明顯。以黑牌服裝為例,因為本身比較穩重,顏色過于統一就會顯沉悶,有時故意加入一些對比顏色,就會非常吸引注意力。除此之外,款式也能是重要元素。一般在陳列時會特別考慮第一件放什么,因為在一排側掛的衣服里,只有第一件有正面展示的機會,它的面料、款式會吸引顧客繼續往下看。所以第一件不僅要在正面很有特點,而且要適時調換。另外長短也是調節視覺節奏的重要元素,陳列中有個一般原則就是長褲不能放最后一件。因為長褲比一般服裝都長,如果插在中間就能調節視覺,形成參差美感,但如果放在最后卻會讓視覺失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