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業作為我國的一個傳統性支柱產業,無論是對共和國建設,工業化進程還是改革開放后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正確地領導下中國經濟建設持續高速發展,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大發展創造了最重要的需求和最根本的推動力量。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研究指出從現在一直到2020年,中國紡織服裝業將會不斷自我更新整體發展趨勢良好。
甘肅省服裝協會副秘書長楊賀雄表示,傳統思維已成為行業價值停滯不前的掣肘,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靠智慧創造價值的時代,未來“實業+互聯網”是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大趨勢。傳統行業龍頭具有較強產業優勢,一旦插上互聯網+翅膀前景不可估量。際華集團此次定增80億元擁抱“互聯網+”,對于打通公司線上線下體系,構建“O2O空間”平臺將有積極作用。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正面臨著下一個”實業+互聯網“時代的挑戰。如果未來誰能把”互聯網+“運用地淋漓盡致,他將是整個紡織服裝行業的大贏家。
他營造了一個引導企業良性發展的空間,幫助企業擴大視野,不光是尋找到了客戶,更尋找到了創意、創新、創業的途徑,尋找到了獲得成功的方法。我國服裝企業轉型升級面臨巨大壓力,但同時也有巨大的機會和空間。實業+互聯網有望推動企業技術、加快科技創新力度、提升產品質量,也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此時此刻“實業+互聯網”恰逢其實,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紡織服裝將展現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紡織服裝業要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就必須轉變增長方式,樹立科學發展觀,使紡織業發展與我國的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資源容量、社會發展相互協調,產業發展不僅能滿足這一代人的消費需求,又能為今后世世代代提高生活質量做出貢獻。
因此,深入全面地研究“實業+互聯網”模式對服裝行業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品牌建設、跨國合作、模式創新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些大趨勢,對于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的服裝企業來說,是大機會,也是高要求的挑戰。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再單純是產品、服務、渠道、營銷等的競爭,而是對信息掌握能力的競爭。誰能夠掌握消費者的心理、把握市場的發展趨勢,并且進行最快速的反應,誰就將贏得未來。有條件的大企業要利用好“實業+互聯網”適應多樣化、個性化市場的變化,以大數據分析深入研究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產品為中心,創新品牌體系建設,創新商業模式,打造具有全員服務鏈、全程化服務的企業和服務型品牌,以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提升品牌價值。
但是在國際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紡織業進入后配額時代的大背景下,紡織業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是紡織大國,卻不是紡織強國,產業國際競爭力弱,尚未樹立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觀;行業的增長方式仍以粗放型為主,資源浪費嚴重;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不合理,環境管理體系不健全,環境污染嚴重,技術設備落后,人才緊缺,政府、行業協會以及企業管理不到位,這些都嚴重制約著我國紡織業的發展。
未來我國應加大新興紡織服裝科技創新投入力度,促進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從而保證其可持續健康發展。紡織服裝企業轉型升級、跨界合作、模式創新已成為發展趨勢,紡織產業轉型升級要結合國家的相關戰略,把國家戰略、地區發展規劃以及行業區域調整緊密進行銜接,協同發展好。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踐行“三嚴三實”實施紡織服裝行業強國戰略,加強統籌規劃和前瞻部署,力爭通過三個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創新發展的紡織服裝強國,為早日實現中國夢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