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法國香頌的音樂,一位身穿A型大衣的模特款款走來,這種場景瞬間將人們拉回了上世紀巴黎的五六十年代。在2012年中國時尚同盟青年設計師發布會上,吳峰將充滿濃濃法式風情的“巴黎戀人”搬上了伸展臺。
濃濃法式風情
此系列吳峰試圖將法國濃濃的咖啡味道帶回來,廓型上大體采用了上世紀50年代的經典款式,把歐洲的歷史文化作為元素用現代的款型、面料表達出來。并在細微處做了大膽的嘗試,比如插肩設計與相對寬松的版型,通過視覺的感受表達嗅覺的體驗,一反傳統的法式修身剪裁,加入一點休閑風味,多了一些可愛與俏皮感。面料上選用羊絨和混紡面料,很好的體現了法式時尚風格中要求的質感和典雅。色系上主要以黑、白、灰、米色等傳統顏色的基礎上加入綠色、檸檬黃、橘紅色,增添了此次作品的清新自然的感覺。
吳峰這一系列想要制造的沖突——復古昂貴的優雅添加年輕的活力;弱化法式女裝中硬朗的一面,多一些柔美與含蓄。打破原有的法式風格的同時,加入設計師自己的獨特見解,“我在去法國留學之前,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服裝與化妝設計專業,學舞臺設計最重要的是了解劇本,要求對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深入理解,才能做好設計。到了法國以后我經常參加畫展、藝術展,在法國能隨時感受到那的時尚、文化以及歷史,通過接觸這些,慢慢地積累將自己的感受融合進去做出想要的設計。”
吳峰認為讀懂世界的時尚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看明白設計中要表達的生活方式才能深層次的體會每個品牌背后的故事。在巴黎薩東薩瓦服裝設計學院學習服裝設計與品牌創始專業時,吳峰領略了法國風情的同時,還不忘結合自己本國的文化及消費者需求,“設計師一半是商人,一半是藝術家,作為設計師要了解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從中萃取有靈感的東西,將之融合在一起。”
設計師需要角色轉換
中戲學習舞臺服裝設計的經歷使他對設計有不一樣的心得:“好的演員有兩種:一種是本色演員,始終演自己的風格;還有一種是給出什么樣的角色就能把這個角色演好,每個角色都可以演得惟妙惟肖。設計師其實也是如此,設計師可以有自己的感覺與風格,有自己的品牌和特定的客戶群。但當面對其他領域、不同年齡段、不同工作的消費者,就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設計考慮款式,設計出她們需要的服裝。”
把市場放在第一位始終是吳峰所堅守的,現在消費者對于服裝的要求越來越高,她們對面料、對版型、對款式、對色彩很有想法,面對這樣的消費需求變化,吳峰認為設計師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其實無論是面料、設計還是生產,最終面對的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消費者,這不單單是中國的消費者,還有國際的。”吳峰現在的品牌就是面向世界的25歲~35歲的職業女性,簡約而不簡單、高貴但不脫離平淡生活的設計風格是其一貫堅持和追求的目標。
透過此次發布,吳峰采用斗篷式的外套、過膝的鉛筆裙、搖擺的A字型大衣、腰部線條的勾勒、皮質長手套,搭配寬沿帽與珍珠項鏈簡潔大方。沒有夸張的造型與張揚的色彩的服裝,用精致的剪裁表現簡約而不簡單的風格,直通人們內心深處。吳峰還表示:“對于剛回國的設計師來說,有這樣的平臺去表現作品,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我們,能夠有機會結識更多朋友,可以促進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