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想到可穿戴技術時,浮現在腦海的可能仍然是手腕式設備,比如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蹤器,不過,大多數人并不愿意整天穿戴這樣的設備。到目前為止,時尚科技產品與我們每天早上穿著外出的東西相去甚遠,充其量只是一些會發光的裙子,比如漂亮的“辛德瑞拉”長外衣,走紅地毯的時候,外衣可以讓穿著者看上去明艷動人;或者是谷歌眼鏡,某奢侈品牌曾與谷歌合作推出聯名產品,最后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不過,事情正在慢慢發生變化,伴隨著面料技術的不斷創新,從“聯網紡織品”到“深度纖維科技”,服裝產業正處在一場巨大變革的前夜。當時尚產業開始與可穿戴技術加速融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騎行者夾克
2016年,牛仔服品牌李維斯與谷歌合作開發了一款專門針對城市中自行車族需求的夾克。它使用藍牙和騎車人的智能設備連接,導電紗線織入了左袖口,用戶可以通過觸擊、滑動夾克袖口的面料進行操作,從而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比如選擇音樂、接聽或者阻止來電、導航(通過語音提供)。夾克最出彩的地方不在于它的功能,而是衣服既能完成任務,又能保持美觀。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它看起來和普通牛仔夾克差不多,根本不像高科技產品。
發熱外套
2016年3月,創業企業Emel +Aris在眾籌網站上發起眾籌活動,成功融資10萬英鎊,這些錢將用于一款智能保暖外套的研發。
和騎行者夾克類似,Emel + Aris的這件衣服看起來也完全不像是高科技產品,跟我們平常所穿的長外衣幾乎沒有差別。但事實上,這是一款植入了智能加熱技術的外套———它用輕量級聚合物制造,內襯縫制的吸熱材料可以生成遠紅外線,產生熱量后再傳遞給皮膚,以達到保暖效果。
感受偶像的心跳
設計師比利·懷特蒙斯是創業企業WE的創始人,在2016年的超級碗開賽之前,他推出了一款“Fan Jersey”T恤,有超過300名粉絲穿著這款衣服觀看了比賽。根據懷特蒙斯的介紹,用藍牙與智能手機連接之后,衣服能夠實現觸覺振動,與比賽同步,可以更好地調動穿戴者的情緒。
評論認為,這款T恤最激動人心的地方并不是它用可穿戴技術做了什么,而是它對娛樂業的啟發意義。例如,如果你是某個球員的粉絲,他的心跳你也能夠感覺到,是不是可以更好地融入比賽?如果你可以穿著這樣的衣服坐在電影院里,觀看高度刺激的電影時,會是怎樣的感覺?從長遠來看,穿著類似的T恤觀看體育比賽,或者躺在家中沙發上看劇集是完全有可能的。到了那時,“緊張”將會擁有完全不同的意思。
能發光的服裝
在時尚科技領域,發光的衣服屢見不鮮。創新企業XO創意主管、聯合創始人蘭希·蒂爾伯里拓展了設計范圍,讓發光衣服可以與特定買家匹配。
蘭希·蒂爾伯里與一家服裝企業合作,在2016年2月的紐約時裝周上推出了多款將纖維光學面料與配飾融為一體的帽子和帆布背包,與配套App連接之后,穿戴者可以根據不同的音樂,改變產品的表面顏色和圖案。
超級堅韌
Bolt Threads是一家位于舊金山的創業公司,它開發出一種能從發酵染缸提取蛛絲蛋白、織入紗線的技術。測試顯示,這種以蛛絲蛋白織成的面料,要比鼎鼎大名的凱夫拉(Kevlar,杜邦公司研制的一種芳綸纖維材料產品的品牌名)還要堅韌,比萊卡更加耐用。Bolt Threads去年已經獲得第三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公司準備2018年開始銷售產品。
皮革也創新
最后介紹一下“現代牧場(Modern Meadow),它專注于結晶育成材料的研究,公司的實驗室正在開發新式皮革。也就是說,現代牧場要讓皮革材料更加耐用,增加一些天然皮革所沒有的屬性。
現代牧場首席創意官蘇珊娜·李表示:“20世紀,許多材料從石化產業脫穎而出,比如杜邦開發了萊卡,在此之前企業還用化學手段開發了尼龍和合成纖維,如果你認同這一觀點,那么21世紀將是生物科技時代。”她認為,在10到20年之內,類似的纖維將會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