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自治區農機局獲悉:今年全區機采棉面積實現快速增長,全區棉花機采率從2016年的21%增長至今年的30%。今年全區新增采棉機650臺,總數達3600余臺,增速創歷年之最。
近年來,全區農業部門一直將提高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持續推進,在農機購置補貼、土地流轉、新型農機技術推廣等方面岀臺一系列政策,為機采棉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與此同時,通過推廣機采棉種植促進棉花生產提質增效。
“目前,北疆主要棉區棉花機采率已超過80%,一些縣市接近100%。”自治區農機局總工程師裴新民說,種植技術的提升及裝備的更新換代,進一步提升了機采棉的效益。
今年,在北疆植棉大縣沙灣縣的棉田里,一種全新的采棉機開始大顯身手。“新型采棉機的應用將引領沙灣機采棉進入2.0時代。”沙灣縣農科金岳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韓波介紹,這種新型打包采棉機可避免棉花被頭發絲等異性纖維污染,大幅提高品質,僅此一項可為棉農每畝增收100元左右,效益優勢明顯。
在南疆棉花主產區沙雅縣,機采棉成為當地棉農推崇的新型生產模式。沙雅縣古勒巴格鎮大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鮮玉林介紹,機械化采收使棉花種植成本每畝降低600多元,受到越來越多農戶的歡迎,目前合作社經營的1萬多畝棉花已實現全程機械化,未來兩年,合作社計劃將機采棉面積擴大到3萬畝。
“計劃到2020年全區棉花機采率達到30%,這個目標今年提前實現。”裴新民說,今年,農機部門將會同相關科研單位著手制定新的發展規劃,實現2022年全區棉花機采率達到50%的目標。
據了解,為確保采棉機順利實現跨區作業,自治區農機局已向農業農村部申領400本新的農機跨區作業證,近日將陸續下發,確保今年全區棉花機械采收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