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符合《粘膠纖維行業規范條件》生產企業名單,再次將粘膠短纖拉入大家的視線。第一批265萬噸產能合格!入行門檻高了!
從工信部公布的生產企業名單來看,第一批符合規范條件的生產企業合計產能約為265萬噸,在全國產能占比在67%,其中高端企業產能全部包含在內。
本次名單的公布,也是入行門檻及行業監管力度日趨嚴格的產物,有利于優秀企業長久發展,進一步加強龍頭企業在行業的話語權,提升品牌影響力,督促行業內企業對環保環節的投資,也加速行業優勝劣汰的進程。
符合《粘膠纖維行業規范條件》生產企業名單
?。ǖ谝慌?/P>
早在去年7月,工信部就公告《粘膠纖維行業規范條件(2017版)》和《粘膠纖維行業規范條件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兩文件自2017年9月1日起實施。文件指出,嚴禁新建粘膠長絲項目,嚴格控制新建粘膠短纖維項目,新建項目必須具備通過自主開發替代傳統棉漿、木漿等新型原料,并實現漿粕、纖維一體化,或擁有與新建生產能力相配套的原料基地等條件。
去產能提速,龍頭企業將成“最大贏家”!近年來,粘膠短纖龍頭企業動作頻頻,行業內產能增長出現了向大型企業集中的態勢。目前,國內粘膠短纖廠家包括公司在內總產能較大的11家公司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80%以上。
隨著大產能生產線的不斷建成投產,業內較多設備陳舊的小型粘膠短纖生產線將逐漸被淘汰,再加上行業準入門檻和環保等因素的限制,龍頭企業在行業內話語權加強。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行業“龍頭”企業規模優勢明顯,唐山三友集團、浙江富麗達、賽得利化纖、宜賓絲麗雅集團、山東雅美化纖、江蘇澳洋科技、江蘇翔盛的粘膠短纖年產能分別為50萬噸、50萬噸、46萬噸、30萬噸、28萬噸、26萬噸、26萬噸。
以前的粘膠短纖市場既有“大魚”,也有“小蝦米”,《規范條件》對行業設立了新的標志,符合這一標準的企業方可以自愿申請,將有利于行業規范發展和產能整合升級;而不符合《規范條件》要求的再生鉛項目,在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節能評估、信貸融資等方面將舉步維艱。
“雖然對整個行業來說,嚴格的高要求使得沒有幾個企業能夠跨過高門檻,卻集中利好于符合要求的龍頭企業,國內不少龍頭企業在配套環保設施和要求下將直接受益此次的準入要求?!睒I內人士預測,未來3年,粘膠短纖企業數量有望進一步縮減,行業龍頭將直接受益。
國內五大龍頭企業大盤點:賽得利化纖
賽得利是全球最大的一體化溶解漿和粘膠纖維生產商之一,公司于香港聯交所上市,也是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指數系列的香港指數成份股之一。賽得利的纖維素纖維年產超于 50萬噸。賽得利在江西與福建均有生產工廠。
唐山三友
唐山三友集團化纖公司于1998年正式投產運行,是纖維素纖維專業生產廠家,“國家纖維素纖維新產品研發基地”,可年產粘膠短纖維50萬噸。三友化纖在業內首創了單線產能8萬噸/年的世界最大生產線,創造了單線產能最大、設備最先進、差別化率最高、產品質量最優、綜合能耗最低等行業之最,成為國內最大的纖維素纖維生產、研發基地之一。
浙江富麗達
富麗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創辦于1988年,該公司位于浙江杭州錢塘江南岸蕭山臨江工業園區內,擁有11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
浙江富麗達股份有限公司是2009年12月由浙江富麗達纖維有限公司整體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地處杭州市蕭山區臨江工業園區,主要從事粘膠短纖維及差別化、功能化粘膠短纖維的生產、銷售及技術開發,是一家專業生產粘膠短纖維的中外合資企業。富麗達粘膠年產能38萬噸。
澳洋科技
澳洋科技以生產經營粘膠短纖為核心產業,以江蘇澳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目前下轄新疆瑪納斯澳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阜寧澳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兩個控股子公司。
澳洋科技主營業務為粘膠短纖、棉漿粕的生產銷售,目前整體生產能力近30萬噸粘膠短纖(新疆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超過13萬噸,阜寧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15萬噸)、此外在新疆還擁有9 萬噸漿粕生產能力,目前生產規模在國內粘膠短纖行業前列,是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粘膠短纖生產企業之一。江蘇澳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山東雅美
山東雅美科技有限公司是渤海實業旗下專業從事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的高技術企業。目前,公司擁有26萬噸/年差別化粘膠短纖、5萬噸/年高品質棉漿粕、16.8萬噸/年元明粉以及2萬噸/年70%硫氫化鈉的產能,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產品系列最豐富的再生纖維素生產基地之一,主營的差別化粘膠短纖產能位居全國前四,占全國總產能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