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區農業生產將在糧食、棉花等主要領域大力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棉花種植面積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再調減150萬畝。這是記者25日從自治區農業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自治區農業廳廳長艾克拜爾·吾甫爾說,今年,在糧食生產方面,全區要向精深加工要增收,在保障區內糧食自給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原糧品質,盯住面粉加工企業,通過打造新疆小麥面粉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糧食生產附加值。在棉花生產方面,全區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再調減150萬畝,將棉花種植面積調減到2300萬畝左右,同時從優良品種選育、優質高產栽培模式推廣、農民種植技能培訓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我區棉花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不下降,確保國家優質商品棉基地的地位不動搖。
“十二五”以來,全區各級農業部門突出“強基礎、調結構、促轉型”的發展策略,著力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000061,股吧)的有效供給,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增收,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2015年,預計全區農業增加值達1598.7億元,較“十一五”末提高426.4億元,增幅36.37%;全區農民人均收入8850元,提高4120元,增幅達87.1%。全區地方糧食播種面積3565.25萬畝,總產量1499.66萬噸,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棉花總產、單產、商品調撥量連續22年位居全國首位,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90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4%。全區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總產值1600億元,較“十一五”末增長92%。
據介紹,面對經濟新常態,今后一個時期,我區糧食、棉花等主要農產品將強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科技創新、加工轉化、市場開拓“四大能力”建設,確保農業生產保持中高速、農產品邁向中高端、農民收入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