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鄭棉CF1501合約強勢下破14000元/噸,創三年來新低13595元/噸,引發棉企、棉紡織企業和外商、進口貿易商的短暫恐慌;ICE期棉盤面隨之再次跌破65美分/磅強力支撐位,直補政策下內外棉逐漸接軌的預期使疆內棉企再次下調籽棉開秤價,柯坪、溫宿、阿瓦提等地的部分棉企已檢修完機器、農發行或信用社等貸款9月中旬就可以到位的棉企表示,2014年度籽棉收購價很可能呈“高低高”的趨勢發展,前期集中開秤、資金相對充裕加上目前很大一部分棉企有棉紡織企業做后盾(被紡企整體收購或紡企、棉企聯合收購),因此籽棉收購價有可能突破7.50元/公斤,但10、11月份中期收購價或跌破7.0元/公斤,棉企需將40%衣分籽棉平均收購成本控制在6.8元/公斤甚至更低才有望獲得利潤。
南疆棉農心理預期降低 鄭棉“風向標”作用大
時間:2014年09月09日來源:中國棉花網作者:
據了解,9月上旬以來南疆阿克蘇、喀什等地開秤收購的棉企寥寥無幾,只有幾家棉企少量收購試軋,由于前期上市的伏前桃衣分低(普遍在37-40%)、水分大、馬值也以C2為主。
據了解,9月上旬以來南疆阿克蘇、喀什等地開秤收購的棉企寥寥無幾,只有幾家棉企少量收購試軋,由于前期上市的伏前桃衣分低(普遍在37-40%)、水分大、馬值也以C2為主,因此棉企收購并不按衣分,而是統一價格收購,價格在6.80-7.30元/公斤,個別衣分超過40%的籽棉收購價達到7.40-7.50元/公斤,但棉企大多表示只是試收試軋,并不具備代表性。9月20-30日南疆棉區集中開秤,40%衣分籽棉的收購定價或普遍低于7.50元/公斤甚至7.20元/公斤,沙雅、柯坪等地的棉企認為開秤價不應高于7.0元/公斤,否則風險很大。阿克蘇等地的農民在逐漸了解棉花直補政策后,對籽棉銷售價的預期有所下調,交售底線大多從8.0-8.5元/公斤下調至7.5-8.0元/公斤,但仍高于收購企業的承受下限。
相關閱讀
- “中國制造2025”,毛紡織行業給出“新澳”答案2022.04.29
- COTTON USA?首次線上舉辦CHINA COTTON DAY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創新及長期合作2020.11.13
- 做服裝外貿一定要知道的120條服裝術語2020.10.28
- 柯橋、盛澤、中大各檔口全面上漲!漲價潮背后原因何在?2020.10.15
- Burberry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格軟帽系列2020.04.14
- 美農業部份預測棉花消費負面影響持續2020.04.01
- ICE美棉周四跌至五個月低位報每磅59.70美分2020.03.16
- Valextra 帶來 2020 春夏系列 Tric Trac 手腕包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