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京發布了2015年版《國家風險分析報告》及全球192個主權國家風險參考評級。2015年全球國家風險特征整體表現為:熱點地區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世界經濟呈不平衡溫和復蘇的“新常態”;國際金融秩序變革動力不斷增強;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加劇。以國際沖突為特征的地緣政治風險將成為威脅全球穩定和發展的主要風險。
根據報告,共有33個國家風險參考評級發生變動。與2014年相比,2015年,國家風險水平下降、參考評級調升的國家有14個,占比7.3%;國家風險水平不變,參考評級保持穩定的國家有159個,占比82.8%;國家風險水平上升,參考評級調降的國家有19個,占比9.9%。國家風險評級的變動,為我國對外貿易投資帶來參考。從調整結果看,評級調升的國家主要是國內結構性改革較為順利,經濟發展前景相對良好的印度、印尼、墨西哥、坦桑尼亞等國;評級調降的國家主要是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沖擊較為嚴重的烏克蘭、也門等熱點國家,以及受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影響較大的安哥拉等國。
按地域看,歐洲各國風險水平差異較大,中東歐地區對我國貿易壁壘增加,希臘債務危機成為影響歐洲經濟的重大風險。亞洲地區貿易出險案件數量和金額攀升,國別集中度和行業集中度問題顯現,中亞地區地緣政治風險走高。雖然中國企業在非洲地區的投資意愿不斷增強,但非洲地區政治經濟穩定性差,部分國家經濟結構單一,國家對外支付體系易遭受國際環境波動的沖擊。拉美地區,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導致部分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結構單一、融資能力差等問題逐漸顯現。
2015年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質啟動之年,為落實這一國家戰略,今年的《國家風險分析報告》除包括常規內容之外,還專門編制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險分析報告》。相關監測和分析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評級均值為5.54,其中風險為4級的有10國,風險為5級的有20國,風險為6級的有13國,風險為7級的有10國。“一帶一路”建設所面對的沿線國家風險主要體現在部分國家地緣政治風險依然較高,主要集中于西亞、北非和中東歐地區。政局穩定性不足對相關經濟活動造成直接的負面影響。經濟風險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明顯,經濟增長動力有待提升,抵御外部風險沖擊能力較弱的問題持續暴露,經濟增速結構性放緩的難題依然突出,長期穩定的投資與商業環境難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