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脫胎于傳統服裝產業,如今的森馬到底是服務業企業,還是制造企業?”在剛剛結束的市“兩會”上,市委書記徐立毅以“森馬之問”論經濟轉型。走進森馬,去探訪一件衣服背后的供給側改革,去揭示一家企業轉型的生態圈構建,去追問森馬經濟增長曲線給出的轉型升級答案。
作為國內休閑服和童裝的翹楚,把一件衣服做得如此風生水起,背后到底有什么秘訣?森馬董事長邱光和笑笑說,談不上什么秘訣,如果有,似乎可以稱之為森馬的供給側改革。
森馬線上電商“哥來買”平臺,曾推出了一款輕薄羽絨服。這件羽絨服,請來韓國當紅明星李敏鎬“為你親自設計”,上線當天引爆網絡。這個案例,被電商稱之為“森馬奇跡”。
“森馬奇跡”的背后,是整合優質供應鏈資源的強大實力,通過引進強大的制造供應商,用極致的工藝,給消費者帶去美的體驗。
森馬服飾發布2015年業績快報,營業收入94.30億元,增長15.74%;利潤17.97億元,增長21.87%。
森馬事業部生產系統的一位負責人說,對于這款輕薄羽絨服,供應商無論是對面輔料的選料,還是對制造工藝的調整,都是精益求精。在面料上,選用國際專利面料,高密度紗織線保證了面料本身結構的嚴密性;在針織過程中,采用德國進口機器,120分鐘更換一次針頭,避免了大針孔造成的跑絨現象。最為關鍵的是,羽絨內部材料蓬松度高,衣服的“輕”與“薄”實至名歸。
“哪怕是一件看似簡單的襯衫,都要涉及面料供應、版型設計、制造包裝等一系列環節,供應鏈才是決定一件衣服品質和價格的關鍵。”這款羽絨服的熱銷,在森馬電商運營主管張宏亮看來,是情理之中。他說,互聯網時代,傳統商業模式中間環節都會被逐一取消或被替代,只剩下產品和消費者兩個原點。因此,決定競爭力高低的,不是渠道類型,而是渠道背后的供應鏈,強大的供應鏈,正是森馬在電商大戰中的制勝法寶。
然而,優質供應鏈的整合,并非一步調整到位。這幾年,沒有自己制造廠的森馬,“借雞生蛋”,虛擬生產,經過優中選優,引進和扶持一批重量級的供應商。對這些供應商來說,無論設計能力、面料開發能力,還是質量控制能力,他們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為消費者提供極致的產品。也正是借著供應鏈優勢,森馬才能“后來者居上”,在電商營銷中迅速成為佼佼者。去年“雙十一”,僅僅15分鐘,森馬銷售就突破億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