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澤鎮紡織化纖產業經濟發達,紡織業、尤其是化纖產業是其主要支柱產業。盛澤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化纖面料生產基地,全鎮擁有紡織工業企業2500多家,年產各類紡織品約130億米,擁有化纖紡絲產能400萬噸/年,印染后整理產能30億米/年,全鎮形成了一條從原料、織造、印染、織物后整理、深加工到服裝、服飾、家紡產品的完整紡織生產鏈。
千億級化纖交易市場的煉成
盛澤紡織化纖行業的興盛離不開一個市場,即中國東方絲綢市場。
位于盛澤鎮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創建于1986年。當時,我國改革開放的效果剛開始顯現,產業集群地基本是自發形成,沒有規律可循,沒有經驗可參照,盛澤靠著自身對產業的熟悉和感知,率先開辟了這種后來越來越普及的專業市場發展模式。事實證明,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對于盛澤紡織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當時因為東方絲綢市場的興起,不少人決定投資絲綢、印花產業,加上天時地利,一切都挺順利。”一名盛澤當地業內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29年來,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在發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在全國紡織品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獨樹一幟:一是歷史傳統優勢,二是產業集聚優勢,三是經營環境優勢,四是運行模式優勢,五是政策服務優勢,五大優勢的形成促進了市場的繁榮,并帶動紡織產業快速發展。目前,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的區域面積達到4平方公里,來自全國各地的6700余家絲綢商行云集場內,經營10多個大類、數千個品種的紡織品。
作為國內起步較早的專業市場之一,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的榮譽和實力都是行業內響當當的榜樣。市場先后榮獲“國家級面料出口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示范市場”、“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中國紡織服裝商業20年杰出市場”等一系列榮譽稱號。此外,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連續8年被評為“全國十大面料及紡織品市場第一名”,東方絲綢市場被授予“國家級面料出口基地”。更加有力的數據是,中國東方絲綢市場交易額已經連續兩年破千億元。
近年來,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面向全球發布了“中國盛澤絲綢化纖指數”;制定了國家第一部紡織面料名稱規范標準《中國紡織面料編碼化纖部分》;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發布基地”和“中國流行面料采購基地”,極大地提升了綢都盛澤與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在中國紡織業中的地位與話語權。
紡織化纖產業實力快速提升
盛澤鎮位于江蘇省的最南端,地處長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區的中心地帶,南接浙江杭州、嘉興,東臨上海,西瀕太湖,地理位置優越。盛澤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絲綢紡織重鎮,早在明清時期就以發達的絲綢織造和繁榮的絲綢貿易而名聞遐邇。
近年來,通過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盛澤紡織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科技水平明顯提升,產業實力不斷壯大。目前,全鎮擁有各類企業2500多家,13萬多臺無梭織機,是全國織造設備檔次最高的地區之一。
目前,盛澤年產各類紡織品約130億米,擁有化纖紡絲產能400萬噸/年,印染后整理產能30億米/年,全鎮形成了一條從原料、織造、印染、織物后整理、深加工到服裝、服飾、家紡產品的完整紡織生產鏈,以及集研發、生產、市場、物流、服務為一體的紡織產業體系。成熟的產業成長土壤孕育出了一大批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紡織化纖原料和織造生產企業,如新民科技、東方市場兩家上市公司以及恒力、盛虹、鷹翔等企業。
盛澤化纖行業在技術裝備、產品品質、企業品牌、規模效應等方面都擁有較強競爭力。全鎮擁有多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熔體直接紡絲生產線,在熔體直紡技術、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生產技術等方面有較大優勢,對于未來,盛澤有著清晰的目標:主動創新升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增強創新驅動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形成“以自主創新、品牌質量、標準化工作、綠色生態、國際化發展”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打造化纖產業“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