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踏、李寧、特步、匹克、361°、貴人鳥六家體育品牌交出了2014上半年的中期業績,他們用實際數據印證了整個行業正在進行的復蘇和分化。其中增長幅度最高的安踏增幅達到了22%以上,但是隱藏在亮麗數據之下的庫存回流也值得警惕。
因受到國際知名快時尚品牌、潮流品牌等逆市搶占市場的影響,森馬、美邦服飾、佐丹奴等休閑服裝品牌上半年業績承壓。美邦服飾公布的上半年業績報顯示,今年1-6月,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29.9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9.62億元,同比下降20.11%,凈利潤為1.79億元,同比下降19.61%。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上半年,森馬收入和效益雙雙繼續保持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93,175.76 萬元,同比增長7.59% ;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4,375.58萬元,同比增長20.97% 。
而男裝品牌則可以“重災區”來比喻。據了解,今年上半年,中國利郎關店140家、九牧王274家、七匹狼505家,其經營數據更是,無一例外全都出現了下滑。其中,七匹狼收入10.23億元,同比下滑28.07%,實現令人堪憂。
按理來說,以上所述的服裝品牌的名頭在行業內算得上是響當當,但為何他們的業績都在下滑呢?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是由三大原因所致:一是整體經濟環境不好,宏觀經濟環境不佳,人們消費趨于謹慎。二是服裝行業整體面臨調整期,之前的大肆擴張和同質化競爭導致庫存高企,銷售增速下降。三是企業從批發商向零售商轉型的戰略實施不順,也導致企業業績下滑。
與此同時,年輕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跟以前也不再一樣,他們更加喜歡新潮、時尚的服飾。那么,“創新”則成為了現在服裝品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據悉,老品牌的口碑是有的,要樹立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才是關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需求水平升級,需要企業不斷提升品牌新內涵。這些年國內老品牌復出漸成常態,這些國產老品牌帶來了一股懷舊風,當我們梳理這些成功殺個“回馬槍”的老品牌時,卻發現他們的成功背后都毫無意外地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基因――創新。
據報道,“買一雙回力鞋”,曾是許多中國人兒時的夢想。時過境遷,回力鞋曾一度因積壓滯銷賣出“白菜價”。但它在順應市場、積極改變,不只是復古,不只打感情營銷牌,它們已經意識到打造持久的品牌影響力更重要的是時尚與創新。由此可見,要把老品牌做活,至少要拿出點兒新意。因此,對接時代,對接消費趨勢,才是把老品牌變成潮品牌的王道,否則,老品牌的既有價值難以重現。
而且,老品牌的印記已經深深扎根在消費者心中,有天然的傳播優勢,一旦有新面貌、新創意就會很快被消費者接受。可見年輕人并不是不認可老品牌,而是不認可墨守成規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