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男裝行業整體消費低靡,海瀾之家能否突圍,實現業績快速增長的承諾依舊存在不確定性。
3月14日,紡織板塊又一個借殼上市案例誕生。凱諾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重大資產重組已實施完畢,其資產、業務全面發生變更,名稱擬變更為“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
事實上,海瀾之家在兩次上市方案被證監會否決之后,很快就推出了借殼上市的“備用方案”。
去年7月13日,凱諾科技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8月31日公告稱,凱諾科技控股股東——江陰第三精毛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精紡”),以5.09億元的價格(1.5億股,每股3.38元)將凱諾科技23.29%的股權轉讓給海瀾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瀾集團”)。同時,凱諾科技將以增發的形式,向海瀾之家全體股東以3.38元/股的價格發行38.46億股股份,購買上市公司海瀾之家100%股權。
此番重組交易完成后,凱諾科技成為海瀾之家第一大股東——海瀾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海瀾集團董事長、海瀾之家的實際控制人周建平成為凱諾科技實際控制人。
然而這并不是凱諾科技與海瀾之家的“第一次”資本運作。早在海瀾之家計劃啟動IPO進程之前,2007年12月11日,凱諾科技發布控制權轉移公告,稱第一大股東海瀾集團與第二大股東三精紡簽訂了《股份托管及禁售期屆滿后轉讓協議》。協議約定,海瀾集團將持有的凱諾科技414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81%)股份權益轉讓給三精紡。
由于海瀾之家與凱諾科技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業競爭以及關聯交易,海瀾集團當時將旗下重要的資產出讓,也是為海瀾之家的上市讓路。然而由于獨立性欠佳以及關聯交易并未完全清除,兩次申請上市被否,使得海瀾集團作出了借殼上市的決定。
凱諾科技稱,重組后上市公司將會成為國內最大品牌服裝管理經營企業之一。
年報數據也證實了凱諾科技的表態底氣十足。凱諾科技與海瀾之家2013年合并報表顯示,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71.5億元,同比增長57.8%,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3.5億元,同比增長58.1%,扣稅后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12.9億元,對2013年業績的完成率達107%。
海瀾之家是一家在服裝經營模式上顛覆了傳統規則的公司。其銷售模式的核心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委托代銷模式,采購模式是賒購、滯銷商品退貨與二次采購相結合,這類模式適用于同質性較高的基本款品牌,因此該模式國內僅此一家,也難以復制。
實際上,年報披露的經營情況已經充分證明其商業模式的競爭力,海瀾之家預計2014年開店規模與去年接近,并且計劃今年將30%左右的暢銷貨品進行買斷式的嘗試(如T恤及羽絨服產品),由于該做法的利潤高于賒銷模式,因此,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厚公司業績。
對于未來兩家公司的“聯姻”,國聯證券在研報中稱,凱諾科技2013年收入和利潤增速遠高于男裝行業,凸顯公司商業模式和產品定位的優勢,符合行業發展趨勢。
對于目前的男裝行業來說,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二三線城市的發展,收入結構中中低端收入群體快速擴容,對“平價高質”消費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優衣庫和ZARA以“平價高質”的服裝占領主要消費群體的市場,滿足中低端消費者的需求,已經成為行業的風向標。但目前男裝行業整體消費低靡,海瀾之家能否突圍,實現業績快速增長的承諾依舊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