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國家質檢總局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發布的2014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結果顯示,波司登品牌的品牌價值達到197.49億元,名列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榜首。這是對企業近年來作出的國際化和多元化探索之路的一個嘉獎。然而,在羽絨服旺季到來之前,波司登遞交了一份不太好看的業績報告。
這份最新公布的截至9月30日的中期財報顯示,雖然公司收入同比上升1.4%至28.49億元,但其凈利潤卻大幅下滑22.5%至2.53億元。與此同時,半年時間內,波司登的門店數從8216家凈減少為3436家,日均關店19家。如此快速的關店幅度讓人咂舌。不過,在加速門店盤整的同時,波司登也積極探索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并發展移動段的電子商務,這或許能給企業帶來新轉機。
OEM業務增速明顯
作為中國羽絨服第一品牌,波司登正在遭遇品牌羽絨服業務急劇下滑的尷尬。其日前公布的截至9月30日的中期財報顯示,雖然公司收入同比上升1.4%至28.49億元,但其凈利潤卻大幅下滑22.5%至2.53億元。
對于羽絨服而言,這是一個受銷售季節性影響比較大的細分行業。相關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9年,波司登就進行了多元化的嘗試。譬如,全資收購江蘇波司登服裝發展有限公司,進入男裝業務領域,以此來消化羽絨服銷售季節性的影響。
2011年初,波司登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先后持有了“摩高”品牌56%的股份和上海蘭博星兒童用品51%的股權,拓展休閑服飾和童裝的業務。同年年底,波司登斥資8.925億元收購國內女裝品牌杰西七成股權,進軍時尚女裝市場。
不過2012年,波司登宣布轉讓其持有的全部蘭博星股份,部分多元化的擴張戰略失敗。
5年后,波司登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雖然其羽絨服業務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下滑,羽絨服業務收入14.18億元,較2013年同期下滑了19.2%,不過其貼牌加工管理業務以及非羽絨業務則分別同比增長了54.8%和5.1%。
對此,波司登首席執行官裁梁旭暉對外表示,2014年是波司登“全面轉型升級、深化改革的一年”。面對消費低迷的市場環境及互聯網模式的沖擊,波司登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合理調配產能結構,羽絨服業務、非羽絨服業務和貼牌制造三大業務板塊齊頭并進,多方面著手增強集團可持續發展。在羽絨業務銷售低迷的情況下,抓住國際OEM業務的發展契機,在今年部分品牌開發的新品受到廠商追捧的機遇下,加大了OEM部分業務的產能,最終OEM業務銷售收入截至9月份增長50%以上,預計全年增長保持在10%-15%左右,為集團實現整體銷售收入平穩奠定了堅實基礎。
盤整線下店,探索O2O
在中期財報中,波司登門店數量的變化也引起了業界的關注。財報顯示,半年時間內,公司羽絨服業務的零售網點總數較今年3月31日凈減少3436家至8216家,這意味著其在半年里日均關店約19家。
具體來看,自營零售網點凈減少304家至3519家,第三方經銷商經營的零售網點凈減少3132家至4697家。由此,波司登直營店比例也由2014年3月底的32.8%提高到42.8%。
與此同時,波司登旗下非羽絨服業務的門店也有所調整。報告期內,公司該業務的零售網點總數較2014年3月末減少了114家至1049家。其中男裝零售網點總數凈減少51家至541家,杰西品牌零售網點總數凈減少了5家至221家,摩高品牌零售網點總數凈減少了31家至287家。
在對線下渠道進行盤整的同時,波司登也在探索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波司登稱,期內,該集團已經實現了在上海、北京等全國19個銷售區域的線下貨品共享,即線上的訂單將被就近發貨和退換貨,縮短了派送的時間。
波司登還表示,這一線上線下的共享豐富了線上銷售的產品線,還提升了顧客的購物體驗。預計本財年波司登還將讓電子商務約30%的訂單通過線下配送貨完成。
此外,波斯登還試圖在移動端電子商務上有所發展,即一方面利用微信端結合活動掃二維碼,鼓勵消費者下載線上購物端并成為會員;另一方面利用會員資料推進實體店的促銷活動,達到線上線下平臺互相拉動。
波司登對轉型表示出了決心,表示經濟結構轉型和行業整合的過程中,難免會為行業帶來短期的沖擊,但這也是企業檢討業務、提升自身的好機會。波司登集團會通過變革讓業務與時并進,提升企業競爭力,讓企業得到健康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對于波司登的業績報表,鞋服行業資深專家馬崗評論認為,波司登面臨的問題在于產能過剩、庫存積壓以及過去零售網點的過度擴張。而在增長乏力的前提下,波司登采取了與多數同行相似的做法,即大幅砍掉經營不善的加盟門店,通過提高門店的自營比例,加強公司對門店銷售的控制力。這也是整個國內服裝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波司登面臨的問題在于產能過剩、庫存積壓以及過去零售網點的過度擴張。而如此大面積的關店,一方面反映出波司登確實遭遇了增長危機,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其進行渠道改革的巨大決心。探索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并發展移動段的電子商務,或許能給企業帶來新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