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響當當的老品牌三槍內衣、海螺襯衫、民光床單,到時尚品牌Navigare、Prolivon、EY,源自1861年的上海紡織集團,一直走在時尚、科技的前列,猶如陳年老酒,歷久彌香。
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減員壓錠”的鎮痛,“二次創業”的上海紡織集團,確定了“科技+時尚”的戰略。在16日由上海市國資委和新華社上海分社主辦的“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大型訪談活動中,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童繼生表示,布局全球化、加快整體上市是集團當期的主要任務目標。
走出去:布局全球化
童繼生表示,從國家戰略到企業戰略,都確定了上海紡織集團要加快國際化、走出去進程。政府主導力推的“互聯互通”、雙邊、多邊貿易區建設給集團帶來了很多機會;從一個“中國”的上海成為一個“世界”的上海,上海紡織集團要勇擔重任,責無旁貸;而面對人力、原材料成本、市場的挑戰,走出去也成為集團發展的重要通路。
依托“1+5”的發展戰略,上海紡織集團制定了走出去“一條通路,五個海外基地”的“1+5”實施措施。一條通路就是“走出去”,五個基地就是攻占國際市場的五個陣地。上海紡織集團全產業鏈布局海外市場,打造海外原材料基地、海外制造基地、海外銷售基地、海外設計集成基地和海外供應配送基地,利用基地“橋頭堡”的作用,形成用非洲資源、由歐美設計、在亞洲制造、由中國集成、向全球銷售的全球化布局。
為此,集團啟動了“蘇丹新型紡織產業園”項目,規劃投資100億美元,布局100萬公頃土地,打造在非洲的新型紡織產業園;向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轉移制造,用輕資產方式建設紡織廠;在歐美開設10余分公司的情況下,積極開拓、布局非洲、拉美等市場,讓產品走出去;并計劃通過國際合作、收購和簽約方式,在國內和歐洲建立起高端服飾設計基地;集團配套進行了海外供應配送基地建設,利用在東南亞和非洲的貿易合作關系和市場,發展貨運、物流中心和交易市場。
整體上市:一次規劃、分步實施
上海紡織集團積極響應、探索國企改革和整體上市。“上海紡織集團將整體上市列為未來的一項重要目標,我們也正在創造條件,從各個方面積極完成公司制改造。”童繼生說。
因規定嚴格、集團整體上市工作涉及面廣,上海紡織集團確定了“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工作路線,分批啟動條件成熟業務的資產證券化工作,計劃用5年的時間完成整體上市。談及具體時間,童繼生表示,“這既取決于我們集團內部的努力,也取決于外部政策環境的變化。”
集團旗下現有申達股份和龍頭股份兩家上市公司。談及改革轉型中的分工和路徑,童繼生表示,集團將申達股份業務歸口在貿易與國際化事業部,主攻產業用紡織品和外貿等;龍頭股份業務則歸口在品牌與時尚事業部,主攻時尚產業和紡織品牌發展等。
談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童繼生表示,海內外投資并購是上海紡織集團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造的一條路徑。為此,上海紡織集團在9月初召開了投資并購發布會,明確發布了集團境內外投資并購的戰略和方向,目前已篩選出部分標的進入內部盡職調查階段,與海外部分業務契合度較高的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童繼生表示,上海紡織集團堅持“成就無限科技夢想,編織多彩時尚生活”的使命,以及“致力于成為中國現代紡織的領航者和全球客戶信賴的服務商”愿景,成為全球時尚的中心,上海國際時尚之都建設的承載體和上海城市的新名片。而最近的3至5年,集團主要完成新一輪國企改革,進入“8至10家全國布局、海外發展、整體實力領先的企業集團”行業,力爭跨入中國跨國企業100強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