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逆風肆虐,但迪奧卻似乎不受影響。這家法國品牌于近日匯報,自7月1日至9月30日的第一財政季度內,公司收益增加13%,總計4億1700萬歐元,按平均匯率換算為5億5300萬美元。排除匯率的影響,銷售量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樣上升了13%。
“所有的市場和產品都表現優異,”迪奧首席執行官Sidney Toledano透露,“我認為這要歸功于我們的產品”。他同時還補充,品牌商店里高質量的服務對于收益的增加也很重要。與2013年同期相比,占據品牌大部分收益來源的直營店的銷售額按固定匯率計算上升了16%。
去年,迪奧將財年的結賬日期從先前的4月30日調整到6月30日。
公司并沒有提供按產品類別分類的銷售數據。皮革制品方面,Toledano單獨列出了由在Jennifer Lawrence主演的廣告活動下,Be Dior系列手袋大獲成功,而Lady Dior和Diorissimo系列產品也繼續了之前強勁的銷售表現。成衣產品方面,Toledano特意指出,由Raf Simons設計的早秋和秋季女裝系列獲得了積極的回饋。
他還提到,由Victoire de Castellane設計、并于9月在巴黎古董雙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展出的Archi Dior高級珠寶系列銷量良好。他說:“本季度這個系列的大部分的產品都被買走了,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一些賣給了國際上的客戶。”
談及各地區的銷售情況時,Toledano——他剛剛從洛杉磯和紐約回來——表示美國地區“增長強勁”,而亞洲和歐洲則同樣處于復蘇階段。“歐洲的表現不錯,尤其是夏季的表現十分亮眼”。他還提及了巴黎、米蘭和倫敦大量的游客潮。
迪奧即將于11月4日在紐約的格林街開設一家女裝店,而公司在這條街上已經擁有一家男裝店了。
在迪奧財年的第一季度期間,公司在香港國際機場開設了一家新店。Toledano表示,盡管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減少導致機場的國內旅客數量大幅下降,香港當地爭取民主的示威也對銷售有所影響,但該店鋪仍然有一個可喜的開始。
他說:“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很滿意。這家店的位置十分優越,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項額外的得益。”香港的其他商店受到了示威的沖擊。
“那些臨近示威地區的店鋪受到的影響比較大,但其他的影響甚微。香港當地的顧客群對我們也十分重要,而示威對他們的影響也有限。最明顯減少的是中國內地到香港的游客,但我們也在其他地方看到了他們。他們轉移到了美國、亞洲的其他國家和歐洲。”Toledano說道。
迪奧的財務結果是于周四作為克里斯汀?迪奧集團(Christian Dior SA)財報的一部分披露的,后者是迪奧和LVMH集團的母公司。
據報道,LV第三季度銷售額增加5.7%,達73.9億歐元,約等于98億美元。歐美地區增長迅速,抵消了亞洲地區的頹勢。由于中國政府打擊貪腐,國內干邑消費大幅下跌,LV的利潤也因而縮水。
奢侈品行業總體上面臨著越來越不穩定的大環境,全球范圍內,消費需求下跌,政治沖突頻現。本周早些時候,Burberry提前發出了關于“更嚴峻的外部環境”的警告,而Mulberry則再次發出了盈利預警。
意大利奢侈品聯合會Bain & Co.及FondazioneAltagamma預期,和上一年相比,奢侈品行業2014年將獲得2%的增長,總體上達到2230千億歐元,按目前匯率換算約等于2832千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