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本土服裝設計人才稀缺,已是業界不爭的事實。從明年起,德匯集團計劃投巨資設立一所民族服裝培訓學校,以培養具備時尚民族元素的設計師及高級技工,緩解人才短缺這一難題。
昨日,記者從第二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舉辦方之一的德匯集團了解到這一信息。
以“多彩民族、多彩時尚,讓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走向世界”為主題的服裝時尚盛宴—第二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將于9月7日至11日在烏魯木齊德匯國際服裝城隆重舉行。
在去年舉辦的首屆服裝節上,新疆壹俐綺服飾公司就與土耳其服裝設計師海迪切·古切克簽訂三年合約,以幫助該公司設計服裝。
這3年合約,壹俐綺公司要向海迪切·古切克支付高額費用,因簽署了薪資保密協議,該公司董事長多利空并未向任何人透露過具體的數額。
對于新疆服裝企業來說,由于資金缺乏,像壹俐綺公司這樣大手筆請“外援”的企業,實屬鳳毛麟角。
而多利空對此也有自己的考量:“土耳其服裝設計師設計出的產品,更加具有國際范,也更時尚,提升了服裝產品的附加值。可是我們本土設計師,優秀人才大多前往內地發展,一般人才又達不到品牌要求。”
“實際上,人才缺失也是新疆服裝產業滯后不前的重要因素。”新疆古再麗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企業法人、總設計師陳淵直言,服裝要升級,最需要的就是創新,而設計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各家企業都非常缺乏高級技工。”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孫秀琴說,由于新疆本土服裝企業基礎薄弱,很多高級技工在熟練掌握技術后,都選擇“南飛”。
根據自治區經信委統計,2012年,新疆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到72億美元,占新疆貨物出口總額的37%,但新疆本土服裝產業產值僅有16億元。
正是看到新疆服裝產業目前這一尷尬現狀,已承辦兩屆服裝節的德匯集團出臺了一項計劃:從明年起,該集團將投巨資建一所民族服裝培訓學校,這所學校將在南北疆招集民族手工藝者和繡娘,并聘請國際著名設計師擔任名譽院長來疆指導,培養出更多高級技工,讓具備鮮明民族特色的新疆服裝,在大師們的包裝和影響力下,與時尚元素相融合,最終走向世界。
去年開始,自治區專門設立了專項資金支持服裝產業發展,今年將有3000萬專項資金扶持新疆服裝產業發展。根據《關于加快發展新疆服裝產業的意見》中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自治區服裝加工產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2020年超過300億元,年均增速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