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王的“傳說”
關于阿迪王是什么,百度知道曾有這樣一個惡搞的答案。
“正版的阿迪王整個地球上只有七雙,然而至今沒有人找到一雙,若能集齊七雙阿迪王便能召喚神龍完成你的3個愿望,不知有多少人死在追尋著七雙阿迪王的路上。 世界大戰全都是因為七雙阿迪王散落在地球上的消息被傳開,希特勒想擁有所有的阿迪王,所以不惜征服世界去搜尋。想有正版的阿迪王幾乎是不可能了。不過在地球上倒有幾家有那美克星授權的真正的阿迪王“神賣店”,那些店都是專供來到地球旅游的那美克星貴族來買的。 美國的次貸危機真正內幕就是因為布什用國庫的錢買了一雙“神賣店:中的阿迪王而導致的。
可想而知,神賣店里的兄弟是不可能有的,然而還有高仿、低仿,天啊,兄弟,又要告訴你個不行的消息,蓋茨大叔至因為從世界首富滑落下來就是因為買了雙低仿的阿迪王,高仿你也更別想了。
至于兄弟你在市面上見得那些阿迪王,純屬是假冒偽劣的,那些偽劣產品材料、價格甚至比不上低仿阿迪王的億萬分之一。總之,兄弟你今生今世恐怕也不可能擁有真正的阿迪王了,不過別灰心,地球有60億人啊,他們與你都是同樣的。”
據報道,作為阿迪王的前身,福建華珠鞋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和安踏、特步等“老鄉”一樣,也是以外貿代工起家。眼看著別人都開始轉型做品牌,老板丁建輝也決定“再也不能這樣活”,于2006年開始二次創業,華珠鞋業也搖身一變,成為了阿迪王體育用品(中國)有限公司。公司產品明確定位于國內三四線城市的草根人群,產品售價多在100~300元。
然而,經過兩年的發展,阿迪王依然沒有被消費者熟知,原因是它的變身顯得遲了些,同行運動品牌的先行者們已經基本瓜分完了市場所有的蛋糕。如何在紅海中順利生存下來?一無核心技術,二無渠道優勢的阿迪王跟著別人走顯然只有死路一條,必須劍走偏鋒——阿迪王選擇了帶賭博性質的網絡惡炒。
2008年,山寨成為當時中國的流行趨勢,各種炒作也都緊跟山寨。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關阿迪王山寨阿迪達斯的帖子開始在貓撲網上一篇接一篇地出現了。針對年輕網民的反主流高大全的審丑娛樂需求,借助一篇篇網絡惡搞文,阿迪王很快打響了自己的品牌。當時,網上出現對阿迪王的瘋狂惡搞,不少人爆料公司內部人士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曾這樣報道過:
阿迪王體育的市場團隊一方面鼓勵其目標群體蔑視“權貴”:“買不起阿迪,就把它踩在腳下”“我的路我做主”“一切皆可改變”等口號深得年輕人歡心;另一方面,又通過在湖南衛視《流星雨》等電視劇中進行植入營銷,提升品牌在三四線城市目標消費者中的地位。
七年過去了,阿迪王的日子可謂頗為滋潤,公司官網資料顯示,該品牌已經在全國布局3000多家門店,銷售品類也從鞋子延伸至服裝領域,并且榮獲“福建省著名商標”,甚至還頻頻亮相國內外重大賽事,進軍西甲和NBA。而阿迪王的老板通過六七年發展,已經積累了幾億元身家。2012年,阿迪王公司的銷售額在3億~4億元。阿迪王內部人士透露公司2012年利潤達到1.1億元。
阿迪達斯大戰阿迪王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阿迪達斯與阿迪王體育的訴訟前后已近5年。
2008年8月,阿迪達斯將阿迪王體育訴至法院。阿迪達斯認為,公司的ADIDAS商標1974年即在國內注冊,并陸續在相關商品上注冊了多個類似商標;但阿迪王未經阿迪達斯許可,即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懸掛“阿迪王”、adivon及倒三角圖文組合標識,且其店內銷售的運動鞋、服裝也使用了多個與原告商標相近的標志,足以造成公眾誤認,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構成不正當競爭。
但訴訟的進展并未如阿迪達斯預料中順暢。從營口到大連,再從大連到北京,營口等三地法院及遼寧省高院、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六次審理,雙方在是否侵權、賠償額度等問題上卻一直未能達成妥協。其間,因多次敗訴,阿迪達斯甚至一度將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推上被告席。
“最終,據說商務部出面進行了斡旋。阿迪王放棄了商標,而阿迪達斯也不再堅持索要過億元的賠償。”泉州一不愿具名的業內資深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