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紅豆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周海江說,要建設美麗中國,企業所能做的就是在持續發展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改革開放初期,鄉鎮企業發達,因此,江蘇無錫不少農民就近進廠做工,造成一些土地荒蕪。從2000年開始,紅豆集團整合當地的土地資源,積極引導農民參與紅豆杉種植,東港鎮周圍的10個村都將紅豆杉作為“一村一品”的重點種植品種。2006年,紅豆集團的紅豆杉項目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
發展紅豆杉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的又一個重要收入來源。種植紅豆杉的農民每年畝均純收入達到了1000多元。同時,上千名富余勞動力參與紅豆杉的藥物提取、盆景栽培、管理、銷售等不同環節,實現了當地就業,月工資收入達到2000多元。種植紅豆杉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由此,紅豆集團探索出了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獨特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之路。
紅豆杉的產業鏈還在不斷延伸。隨著人們對紅豆杉認識的不斷提升和研究的不斷深入,紅豆杉的開發和利用前景越來越廣闊。紅豆集團不僅大規模進行紅豆杉苗木、盆景的種植,還進行紅豆杉健康枕系列產品的研發工作。作為紡織服裝行業龍頭企業,紅豆集團目前已成功研發出紅豆杉面料、保健內衣等產品。
在2012年的中國服裝博覽會上,由“紅豆居家”推出的一款紅豆杉保健內衣吸引了眾人眼球。這種紅豆杉纖維功能性針織制品是目前國內抑菌保健性能領先的針織內衣面料,有著一般面料無法達到的特殊效果,所制成的內衣具有保濕、抗菌、消炎、保健功能。
“新型面料的研發將紅豆杉的防癌抗癌特性應用到紡織品上,提高了針織內衣的附加值,大大滿足了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需要,將科技創新滲入到日常服裝中去,融入到人們的家居生活中。”周海江說。
紅豆杉是生態產業,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從經濟效益上看,紅豆杉可以帶動農民致富,改善農業產業結構。美林銀行中國區負責人在紅豆集團紅豆杉基地考察時說:這是個“綠色銀行”,一百年后,這個基地的價值將無可估量。從社會效益看,紅豆杉可以治病,造福人類。中國醫學科學院教授方起程在參觀紅豆杉基地時說:“在美國很多城市的住宅小區和公共建筑物都種了紅豆杉,這樣一種植物很值得在我們國內推廣種植,不僅可以改善環境,而且可以美化城市。”
13年的堅持,換來如今的產業繁榮。企業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走綠色發展、生態發展、循環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種植和開發紅豆杉,體現了人與自然、企業與自然和諧發展。紅豆集團發展紅豆杉生態產業,走的正是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是落實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鮮活范本。這樣的“實踐”和“范本”多了,一個可感可知的“美麗中國”必將早日成為現實。
從一個手工小作坊,到而今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56年,紅豆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成為全國民企標桿。把脈紅豆56年發展路徑,“黨建強、發展強、社會責任感強”的腳步清晰可見。當2012年最后一縷陽光在天際消失,嶄新的一年健步而來。
“品牌提升、專業化提升、卓越績效提升”是紅豆集團2012年的關鍵詞,過去的一年里,紅豆集團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佳績,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全年產銷實現雙增長。2012年12月31日,在集團例行晨報會上,周海江指出,2013年是卓越績效年,要繼續推進卓越績效,提高業績,為新一輪大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