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市場,德國運動巨頭阿迪達斯多年排在耐克之后,然而今年旗下NMD系列鞋款的大熱讓其著實“風光”了一把。
5月4日晚間,阿迪達斯方面公布了截至3月底的一季度業績。按歐元計算,集團收入增長17%,為47.69億歐元,創下了集團季度收入歷史新高。
不過,記者注意到,旗下泰勒梅-阿迪達斯高爾夫業務部分的銷售依舊低迷。據報道,在經歷數年銷售業績下滑后,阿迪達斯正計劃剝離旗下數個高爾夫品牌公司。
業界指出,高爾夫部分是專業細分市場,存在一定壁壘,一些專業的小眾品牌占據相當市場份額,對于正致力“收回失地”并意圖成為“一哥”的阿迪達斯來說,剝離這些公司無疑是明智的舉措。
大中華區同比增長30%
“2016年我們取得了開門紅,第一季度業績創歷史新高。”在一份發給記者的郵件中,即將卸任的赫伯特·海納這樣表示。記者注意到,第一季度阿迪達斯集團銷售收入增長達22%(此為剔除匯率因素后數據),而阿迪達斯集團2015年的整體銷售收入增長才為10%。
分區域來看,2016年第一季度,阿迪達斯和銳步兩大品牌在各市場的銷售額都呈上升趨勢,其中西歐、北美、大中華區、拉美、日本和中東、非洲及亞洲其他市場(MEAA)地區的銷售收入均取得兩位數的增長。在其核心市場之一的大中華區,阿迪達斯的銷售收入增長達30%。
鑒于第一季度超預期的業務增長體現了強勁的品牌勢頭,阿迪達斯集團提高了2016年的財務預測,表示集團的銷售收入有望增長約15%(此前為10%~ 12%)。
再往前一點,阿迪達斯備受市場關注的是其Adidas originals 品牌大熱型號NMD上市引發全球搶購一事。在分析人士看來,本季度的業績增長正是受全新推出的NMD系列鞋款以及經典StanSmith強勁的表現所推動。
張慶告訴記者,阿迪達斯今年幾個單品爆款做得不錯,行業都在研究。“它運動的屬性一直在強化,在時尚性的把握上也比較準確,產品還是王道。”
阿迪達斯多年居于耐克之后,而新晉品牌安德瑪(Under Armour)更是來勢洶洶,并于2014年“代替”阿迪成為美國市場老二,為此,阿迪達斯一直在試圖奪回領地。在中國市場,阿迪達斯更是立下目標,到2020年成為“最佳運動品牌”。
在張慶看來,目前阿迪達斯的表現仍舊是階段性的。“現在對阿迪來說,利好的是其專注的足球業務在中國市場升溫。和耐克比,阿迪偏向于做得多說得少。在運動和時尚結合上阿迪邁的步子也比較大。但也是出于德國企業的基因,阿迪在和消費者溝通上還是要加強。”
出售3家高爾夫公司
與阿迪達斯的最新業績一并公布的還有一份出售計劃。阿迪達斯計劃剝離部分業務,但并不是此前盛傳的銳步。
據外媒報道,阿迪達斯正計劃剝離旗下泰勒梅高爾夫(1997年收購薩洛蒙公司時一并購入)、亞當斯高爾夫(2013年購入)以及阿什沃思高爾夫品牌公司(2008年購入)。以上品牌公司主要生產與高爾夫運動相關的硬件產品。阿迪達斯表示,在經歷數年銷售業績下滑后,公司正在積極尋求其高爾夫業務部分的買家。
事實上,阿迪達斯高爾夫部分的業務一直不算好看。在今年3月發布全年業績報告時,阿迪達斯方面就表示,由于高爾夫市場不斷面臨結構重組的挑戰,去年第四季度,剔除匯率因素(以下數據均遵守此前提),泰勒梅-阿迪達斯高爾夫的總收入下滑了15%。
由于此后高爾夫運動在其最大的美國市場連續多年衰退,相關業務從2014年開始多次成為阿迪達斯的業績累贅。據界面報道表示,2015財年,高爾夫業務至少給阿迪達斯造成了近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5億元)的虧損。
據阿迪達斯官網5月4日公布的信息,目前其正在為上述品牌尋找買家。同時,有關高爾夫業務剝離的最終決定仍有待監事會的批準,包括潛在協議的具體條款。不過,阿迪達斯方面亦指出,其并不準備徹底從高爾夫球賽場撤出,將繼續通過阿迪達斯高爾夫品牌專注高爾夫服裝和鞋類。
5月5日下午,阿迪達斯中國方面在給到記者的回復中援引首席執行官赫伯特·海納的話表示,其計劃中的業務剝離將使其化繁為簡,從而全身心關注回報率最高以及最能激發消費者共鳴并提升阿迪達斯和銳步品牌忠誠度的業務領域。
“一直不太看好阿迪達斯做高爾夫這塊,相對來講,這部分是專業的細分市場,有一定的壁壘,也有一些專業小眾品牌占據相當市場份額,整個想象空間不大,在受益上的貢獻也比較弱。對于阿迪達斯來說,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有助于聚焦在核心業務上發力。”對此,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慶表示。
張慶還認為,相關業務的出售對中國市場的影響并不大。“高爾夫這項運動一直受到外部限制,一直不溫不火,屬于偏高端小眾的市場,空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