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奢侈品牌被人拿來和快時尚品牌做對比,那真是太慘的一個對比了。而最近,Burberry發財報在即卻被投行和業界內輪番唱衰,其CEO壓力也不小。
據悉,這次讓Burberry這個皇家認證品牌落得如此境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對日本的政策失利。在過去三年里,Burberry將亞太地區市場重點放在中國市場,從其卯足勁頭希望得到中國消費者注意以及春節特別系列就十分清楚了。而就在這三年中,日本市場已經隨著發展而催生出了更多的消費增長點,這對已經長期對集團CEO不滿的投資者更是怨聲一片。
盡管在隨后的假日季中,Burberry的股價稍稍收窄上升9%,但對比過去一年已經下滑約27%的股價來說,得不償失。另外,目前想要加碼日本市場的Burberry還需要面臨競爭對手已經全面布局、日本租金暴漲等等問題。而且,集團CEO被投資者詬病的原因還在于其對待日本市場上的授權政策,一度讓業界內戲稱其為“高端H&M”。集團長期對日本市場授權,授權零售商以出售更低價位的藍標以及黑標產品,導致日本市場的盈利能力有限。
而目前,就算是Burberry能用有限的現金流進行業務擴張,還需要面對充滿上漲趨勢的日元匯率以及運營開支將雖擴張而加倍增長的風險。另外,雪上加霜的是,本就因為股價持續下跌而讓投資者失去信心,投行還同時下調了品牌的評級為“跑輸大盤”,也算是“冰凍三寸并非一日之寒”了。
雖然有人認為集團CEO為Burberry背太多鍋,不過,就現實情況而言,既當CEO,又當CCO,對于一個人而言,如何平衡實在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