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功課,人生轉折
2001年結識校服第一品牌伊頓紀德時,張冬是陌生的,但他憑直覺,感覺伊頓紀德團隊“專業、專注、敬業”值得信賴,因而毅然攜手。3年后,他個人的生活蒸蒸日上——搬了新房、有了新家庭、并擁有了一對可愛的寶貝,同時認定伊頓紀德是自己可以為之奮斗終身的事業。這滿滿的幸福感,都讓他深深感恩。他說,因為有了伊頓紀德團隊,他對服裝的熱愛轉變成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同時也更明白了服裝深層次的教化意義—去侵潤、去潛移默化的改變一個人。如今,他依然在傳遞著這一信念。

過程苦樂,迷茫中摸索
剛開始做伊頓紀德時,張冬還代理著浙江一個男裝團購銷售。他說,社會的復雜、浮躁和急功近利常常讓他疲于奔命、猶豫不決,而隨波逐流,一開始,對于伊頓紀德本身的流程等都未完全實踐,就心生質疑,導致事業也顧此失彼。
反復思量、痛定思痛后,張冬決定“簡單相信”,不僅重組了團隊,還決定全力專注于伊頓紀德,不再接其他訂單或代理了。只是這一轉變,他就發現,原來只需要專注、專業的按照公司標準執行,就能做好。
一次客戶學校的收款,即是峰回路轉的典型案例。簽訂合同時,伊頓紀德公司一再強調,發貨前學校要打款90%才予以發貨,可學校給的回答是“貨到付款,或者先預付30% ,其余的服裝發放后付款,我們是學校,不會拖欠”。這一說法看似可信,卻危機重重。兩個月后,張冬和公司的委派的伙伴一起把貨運到了學校,當時伊頓紀德依然堅決要求必須讓學校付款90%,才予以交接服裝。這一要求開始讓校長比較惱怒、說要退貨,但在伊頓紀德伙伴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服下,還是達成了一致,并順利收到了首款。
萬萬沒想到,下午發放服裝時,當地纖檢局來人,要求提供所有服裝檢測,學校感覺很突然、張冬其實也沒底,還好后續檢測,伊頓紀德全部達標,并且也讓學校更為信任伊頓紀德,成為其品牌忠實的傳播者。而此后一段時間,張冬才知曉,這是當地競爭對手的刻意安排。這樣的事件讓張冬明白,交易的過程中有許多不可控因素,一方面要堅信品牌本身的品質,另一方面,也要嚴格遵循其流程,從而讓事情更順暢,既省時省力,又利于雙方的圓滿合作。
張冬坦言,經驗需要慢慢積累,成功也非一蹴而就。3年來,他不斷調整自己,簡單看事情,相信身邊的一切,這樣不僅讓自己過得很輕松,同時也讓事情處理更簡單,收獲了事業新起點。

近日,國家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并由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牽頭組織尋找“最美校服”活動。這一舉措在“面口袋”為主流校服的校園中,被認為是校服改革的“一陣春風”,引發了校服審美意識覺醒與思想碰撞。而市場反饋的日益強烈,也說明了校服產業的遠大前景。但正如張冬所說,正如伊頓紀德所堅守,校服本身也是一個需要“簡單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事業。它的意義,遠不止服裝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