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almain創意總監、同時也是社交媒體紅人的Olivier Rousteing作客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名為“The Atelier With Alina Cho”的對話項目發起人Alina Cho分享了關于Balmain的未來計劃。
在對談中,Olivier Rousteing表示自己將會加大配飾方面的開發力度:“Balmain是奢侈界的代表,同時售價也很高昂,但我同樣很關注那些沒有能力購買我們高級成衣作品的顧客,所以我很明確要擴充現有的配飾產品線。”相比成衣線,Balmain的配飾系列的確遜色不少,尤其是最具利潤空間的包款產品——在其官方網站中,在售的包袋款式較為單一,從約合人民幣2300元的皮質手拿包到38000余元的麂皮手提袋,僅有總計6款。而在上個月的舉辦的2017巴黎春夏時裝周上,Balmain的新秀雖然推出了81套新裝,但卻難覓手袋的蹤影:沒有一個模特的手上有拿著提包。
目前Balmain官網上顯示的手袋系列產品
此番舉措并非空穴來風:今年6月,由卡塔爾王妃Sheikha Mozah控股的私募基金Mayhoola以4.85億歐元(約合36.1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法國奢侈品牌Balmain。收購后該品牌明確表示未來將加強包括手袋在內等配飾產品的業務力度,以及擴張全球店鋪布局范圍,從而加速發展。
Olivier Rousteing和粉絲合影

而作為社交媒體之星的Olivier Rousteing,憑借自己的活躍度與諸如Kanye West、Kim Kardashian,Rihanna等當紅明星的熱絡(他將與自己要好的明星都稱之為#BalmainArmy),令Balmain也同樣成為Instagram、Snapchat等平臺上的熱門品牌。而對于Balmain這樣的傳統時裝屋而言,如此熱衷擁抱社交及數字媒體的舉動并不常見,但Olivier Rousteing卻成功地說服了該品牌的高層:“以前人們總是懷疑時裝和數字平臺是否真的匹配,但如今你不僅要面對現有的客群,還要能夠影響那些可能暫時無力購買的人群——能和一群人產生交流固然好,但若是能和整個世界都發生互動,豈不是更好?”
根據紐約市調公司NPD的調研數據,年齡范圍在18至34歲的千禧一代對購買名牌手袋的動機和過程較上一代人有明顯轉變,他們對品牌的形象、推廣和商品本身有迅速反應,并且相當數量的人群會在購買前通過網絡研究、對比產品間的不同,且更看重包款本身的獨特性,而非其Logo——對于Balmain而言,目前的短板即缺乏一款人盡皆知的手袋產品,但優勢在于品牌在社交媒體平臺積攢的用戶關注度和活躍性,而這往往是將產品變成爆款的重要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