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Adidas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去年下降了23%,而Under Armour則同比去年上漲了20%,超過Adidas,一躍成為美國運動市場份額第二的品牌。今年,UA二季度銷售依舊強勁,同比去年增長29%,于是,公司要上調全年營收預期。UA的增長,足以讓運動巨頭感到如芒在背,而其將在下一季度致力發展亞洲、尤其是中國的計劃,也預示著UA在超過阿迪之后,將在中國直接跟耐克展開競爭。
UA成功的故事
服裝積累知名度 鞋類成最大增長點
UA依靠運動緊身衣和橄欖球護具起家,屬于份額較小的細分市場。品牌依靠技術和細分市場的定位在一開始就在該領域塑造了強大的影響力,致使產品線太長且覆蓋運動種類過多的Adidas和Nike難以深度觸及。并且這類細分市場對技術的要求使得進入壁壘高,因此在該領域UA的優勢明顯,地位難以撼動。
然而UA并不僅僅滿足于細分市場的統治地位。就在運動巨頭們在時尚領域搏殺的時候,UA早就在各個運動領域開始逐漸地嘗試:2006年開始推足球鞋,2007年主推棒球系列,2008年開始了訓練鞋,2009年則是跑鞋,2010年開始了籃球市場。每年拓展一個運動大類,UA的野心昭然若揭。UA創始人也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每一個領域都確定領先地位。
然而,布局運動鞋類市場做起來并非容易,因為Nike和Adidas的統治地位無論是在美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都相當明顯,無論是美國市場還是海外市場,巨頭壁壘讓新生品牌很難直接從鞋類市場進入。2012年,UA服裝銷售額占比75.6%,鞋類13%,由此可見一斑。
而與鞋類市場相比,運動服市場分布則較為分散,尤其是美國市場,Adidas和Nike雖然占據前兩席,但是優勢并不明顯。運動服市場分散的特點讓以運動緊身衣起家的UA抓住了機會。但是過度依賴單一品類肯定不是正常的發展道路。
可喜的是,UA 2014年財報顯示,由于運動服將品牌知名度提升,鞋類的銷售增長迅速,2014財年UA服裝銷售增長30%,鞋類增長44.2%,鞋類銷售額占比從2013年的12.8%上升到14%。
大環境與精準營銷
除了準確的市場定位,優越的市場環境、直擊痛點的營銷也是其成功的關鍵。
近幾年,人們對于運動有更多需求,不但是參與人數增多,人們對運動裝備的需求也越來越精細化、專業化。這為靠技術起家的UA提供了合適的成長環境。
同時,UA的營銷定位也十分精準,它將人群定位在校園的年輕人和運動員,努力塑造品牌年輕、專業的形象。同時品牌也十分強調科技感,無論是產品,還是門店。可見,一個好的定位可以將原本同質化的競爭變得不一樣。
視覺上,UA擅用肌肉男形成視覺沖擊。肌肉、力量、野心、疼痛、欲望在這里都被強化,他們知道運動狂熱者會被什么所吸引。
和耐克、阿迪一樣,UA也將投資的重點放在了球星身上。它在2014年從Nike手里用10年超過3.2億美元的報價合同加公司股權搶走了凱文杜蘭特,據統計,UA旗下目前共有包括斯蒂芬庫里在內的13位NBA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