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報喜鳥召開的智能制造暨戰略轉型新聞發布會上,報喜鳥董事長吳志澤表示,報喜鳥將回歸服裝主業,并推出基于C2B模式的全品類個性化私人定制。公司計劃2018年實現私人定制業務占生產規模的50%,線上線下零售總額突破100億元。
作為一家以服裝產業起家的公司,報喜鳥此次明確提出以服裝產業為主業頗值得思量。事實上,在今年“互聯網+”風靡各個行業之際,報喜鳥也不可免俗,并于今年上半年先后投資仁仁分期、永嘉恒升村鎮銀行、溫州貸、口袋理財等,布局互聯網金融生態圈,期以分得一杯羹。如此密集的投資大有將互聯網金融發展成公司新的收入增長點的趨勢。
不過,此次發布會上,吳志澤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和定位變得明朗起來。“互聯網金融屬于公司投資的副業,我們的主業還是服裝產業”,吳志澤表示,此次公司向智能制造轉型推出個性化定制也是基于公司智能制造生產線的改造完成。
事實上,報喜鳥早在十年前就涉足量體定制業務,但還無法做到規模化生產。2014年下半年,報喜鳥開始布局工業4.0智能化生產,經過一年的規劃、實施和試運行,第一條智能化生產線已經改造完成,“通過工業4.0智能化生產,就能克服服裝個性化生產品質和生產效率降低的瓶頸,率先實現“個性化縫制不降低品質,單件流不降低效率”這一服裝定制的最高生產目標”,吳志澤介紹道,經過智能化生產,顧客在下單之后一般會在15天左右拿到定制的服裝。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報喜鳥實現凈利潤6858萬,同比增長了26.74%。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吳志澤透露,報喜鳥將計劃為全國1000家婚慶合作項目提供定制產品,并通過上海寶鳥工廠對接1000家全球私人定制店,打造跨境電商平臺,預計到2018年實現定制占生產規模的50%,線下渠道達到5000家,線上線下零售總額達1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