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紐約的4家門店和馬里布的1家門店之后,設計師品牌買手店OTTE創始人Kay Lee成功打開了網絡渠道,在電商otteny上銷售設計新秀、小眾潮牌以及OTTE獨立品牌的作品。如今,來自韓國的Kay Lee發現中國市場亦非常符合她的東方審美,并決定今年在上海開出新的門店,同時計劃在中國其他城市開設分店以獲得更好的業績——畢竟,otteny上的銷售約有一半來自中國的顧客。

OTTE Nolita interior
“我們的電商渠道很好地反映了如今的全球趨勢,”OTTE副總裁及首席營運官Nancy Zhang表示,“OTTE的網絡社交媒體擁有相當數量的粉絲。反映在otteny.com上,大部分中文版信息推送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無論這些粉絲是否住在中國。所以對OTTE來說,中國本土市場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2014年銷售過千萬美元的OTTE,將與一家中國公司合作,來營運中國本土的業務。紐約的團隊會側重于定價、采購、品牌及市場推廣,銷售和培訓則會以雙方合作的方式進行。
OTTE引人注目的原因之一就是Lee的韓國背景,她了解亞洲人的身形,并傾向于銷售更小號、更適合亞洲人的服裝。OTTE的風格也非常女性化,迎合了中國顧客喜愛裙裝、定制感服裝的需求。“中國顧客喜歡來自韓國的所有東西,”Zhang表示,“韓國的流行元素對中國時尚有很大的影響,他們都喜歡Kay的口味。”
除了Alexander Wang和3.1 Phillip Lim,OTTE還將在上海的門店里呈現包括Vanessa Bruno, Tara Jarmon, Ryan Roche and Opening Ceremony在內的更多新興設計師品牌。 “我們不能跟連卡佛競爭,”Zhang說道,“我們在中國的門店側重于中層奢侈消費,不會像紐約那么時髦。”
在中國,大型百貨公司仍處于主導地位,奢侈品牌多設立大型的單獨旗艦店,而更小一些的多品牌買手店相對來說還是一件新事物。
OTTE在美國的平均單店面積約有93平方米,而在上海的門店將會有139平方米。在美國,OTTE門店的年銷售總量約在150-250萬美元之間,但Zhang并沒有給出上海門店的預計銷售額,“我們只是想做一家小巧親切的精品店。”這家OTTE門店位于上海市銅仁路88號,就在靜安香格里拉飯店對面。
“我們的鄰居是商場、獨立精品店、當代設計師店鋪、餐廳與酒吧,”Zhang說道,“這是一個大家都懂得享受生活的地方。”
OTTE也考慮在北京開設門店。“我們正在考察中國的其他城市。成都就非常不錯,那里的女性愿意為時尚花費更多的錢。我們也想在中國開展針對女性化、國際化時尚的零售業務,多品牌的精品買手店對于中國而言還是太新了,顧客不見得會為某個品牌買單。”
三年前加入OTTE的Zhang有過花旗公司和谷歌的工作經歷。她為OTTE在中國市場的擴張建立了詳盡的網絡社交媒體計劃,包括發布中文內容的微博和微信。“我們的粉絲有一半住在美國,另一半在其他地方,”Zhang說道,“網絡的力量非常驚人,在過去的三年中,我們的電商渠道收入每年都翻倍。”
當然,OTTE并沒有忽略其在美國的業務。今年,建筑師Steven O’Neil就會協助翻新紐約的門店;并且,OTTE也在達拉斯、波士頓以及康奈迪克州為新的門店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