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市場依舊疲軟而亞洲市場在一系列的策略改變后也未立竿見影。
德國奢侈品集團Hugo BossAG(BOSSN.DE)近日公布了其一季度的業績。最新的季報顯示,這家以男裝起家的老牌德國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7.4%至7560萬歐元,遠遜于市場預期的8200萬歐元。公司指出一季度歐洲的消費意愿依舊疲軟,在中國市場方面,因受行業艱難條件和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其銷售額下跌3%。
Hugo Boss早在1994年就進入中國市場,它在中國的經營模式和其它很多奢侈品牌一樣都交給代理商經營,開設特許經營店。
有市場分析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奢侈品牌某個市場長期交由經銷商管理會出現諸多問題,尤其在品牌高端形象的維護和傳遞方面,因為從門店設計到店鋪服務都不在品牌方的直接管控之內。
近兩年來,受大環境影響,不少奢侈品品牌在國內的銷售業績均有所下滑。Hugo Boss也不例外。對此,這家公司正在努力適應市場變化,不斷調整策略。
2014年,Hugo Boss集團宣布,從特許零售合作伙伴澳門彩虹集團手中收購雙方合資公司的40%股權,從而全面直接控制其在中國內地和澳門的Hugo Boss門店的經營權。公司CEO Claus Dietrich Lahr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Hugo Boss正在亞洲和中東地區開設更多新店,并收回中國和韓國的經銷權。“我們的全球增長策略在于擴大品牌影響力,并且自己管理零售渠道。”Lahrs補充道,“收回以上兩個國家的經銷權,意味著進一步加強在這些關鍵市場的布局。”
“這將使Hugo Bosss離目標更近一步——加強品牌感知和全渠道轉型。”上述分析人士認為。
此外,2014年Hugo Boss請來美國第一夫人的御用設計師執掌女裝設計團隊。對于這個以男裝起家的老牌奢侈品公司來說,女裝以及女性配飾或在未來成為品牌試圖挖掘的增長點,而設計師的亞洲面孔或許是一個賣點。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想在短期之內從財務報表上看到Hugo Boss因為亞洲和中東策略而明顯提升業績還很難。實際上,整個亞洲市場僅占Hugo Boss整體銷售額的13%。
不久前,高盛調低了對Hugo Boss的增長預期,并建議客戶拋售股份。Hugo Boss的前控股方歐洲私募股權基金公司Permira Holdings Ltd.也在去年12月對Hugo Boss進行了第三次減持。
HugoBoss曾計劃2015年銷售額突破30億歐元大關,按目前情勢,這個目標的實現至少要推遲到2016年。正如其Claus Dietrich Lahrs所說,“鑒于經濟與政治的不確定性,2015年也不會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