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40周年的阿瑪尼(Giorgio Armani)在中國準備每年設35個銷售點,這個數字讓不少業內人士咋舌。在中國反腐奢侈品市場低迷,各大牌都在減速擴張時候,阿瑪尼這個舉動無疑像是一個激進的行為。走過了40個年頭的阿瑪尼,其推廣模式一直被譽為經典的商業案例,大量副線大量副業,究竟這個品牌在打什么算盤?
“砸牌子”的阿瑪尼
阿瑪尼集團亞太區首席執行官Fabrizio Dosi一次采訪中表示,阿瑪尼在中國包括直營店和經銷商代理共有180處的銷售點,計劃未來每年在中國新設35個銷售點,而且這個數字會不斷地增長。近兩年,阿瑪尼旗下的Giorgio Armani 、Armani Jeans、Emporio Armani等親民品牌在中國零售市場已有布局,這里面還包括了童裝品牌。
對于一個奢侈品牌來說,副線過多尤其是跟奢侈價值不相符的副牌越多,似乎就是一件砸牌子的事情
2015年年初,喬治·阿瑪尼宣布即將推出一個新的女裝副線“New Normal”。他表示,這個新副線將從過去的經典中提煉出一個新的經典,是一次基于原有風格與款式的革新。新女裝線上市之前,阿瑪尼集團旗下已一共有包括高定在內的七條服裝線,以及授權合作的化妝品、酒店、餐廳、家居等不下8種生活方式產品線路。
這些副線價位從幾百塊到幾十萬不等,占據了阿瑪尼集團70% 的銷售額,其中頗為被重視的Emporio Armani 的銷售額則能占到26% 的比重,對比主線Giorgio Armani 占到30% 的銷售額,豐富的副線已成了阿瑪尼集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優秀的銷售成績,令這些顯得低廉副線似乎有些喧賓奪主的意味。除了頂著喬治·阿瑪尼設計師的名頭,這些低端副線和一般中低端品牌生產方式并無相異。甚至在去年,喬治·阿瑪尼還對媒體表示未來會將旗下副線Armani Exchange發展成為快時尚品牌。想想掛著阿瑪尼名字的品牌卻要和高街品牌競爭,不免感到有些違和。
這些副線不會砸掉阿瑪尼的牌子么?
副線能帶來什么?
豐富的副線作為主線的一種補充,確實有利可圖,但往下游市場發展在長遠來看弊大于利。但是,阿瑪尼作為一個活生生的案例在對這樣的觀點進行有力的駁斥。
貝恩咨詢公司調查表明,1995年奢侈品的市場價值為770億歐元,到了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其市場價值增加到了1700億歐元,很快,這個數值達到2000億歐元。如此快速的增長,原因有兩點:產品供應的擴展和品牌商店的增加。而前者的形式有兩種,一為發展副線品牌,二為延伸產品的領域。
這就是阿瑪尼在做的事情,這些品類繁多的副線令其市場價值得到高速增長。不同副線針對不同的人群,他們收入不同,風格不同,對消費品的需求也不同;而下游副線,如化妝品、眼鏡等,則網羅了大量要求價位更低,對奢侈品所造之夢有所向往的群體。于副線的清晰劃分,有效率地占據了細分市場。工業化導致副線的成本降低,但設計師光環籠罩下又令產品價位并不太低,從而獲得很高的利潤:大概在75%左右。
阿瑪尼的王朝鞏固
雖然副線的誕生能夠給阿瑪尼集團帶來很高的利潤,但是這樣的模式也往往附帶了相應的風險,如降低品牌價值,流失核心客戶,模糊品牌定位以至于喪失品牌信譽。但為什么副線并沒有砸阿瑪尼的牌子?
那是因為阿瑪尼在發展副線的時候做到了鞏固地位。我們看到的是,阿瑪尼的低端副線和主線、高定之間界限分明,各自擁有不同的營銷網絡,令消費群體相互獨立、互不侵犯。在價格上,也保持著跟一般品牌的距離,即便是價格最低的副線Armani Exchange,定價依然比快時尚品牌高一倍左右。
但這些并不能讓阿瑪尼鞏固自己的奢侈品地位,所以在2005年,它推出高級定制線,將金字塔封頂,鞏固品牌的奢侈品定位。
既有在金字塔尖的高定系列,也有比一般品牌高一倍的副線系列,兩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饋,王朝鞏固了。
但阿瑪尼并不能滿足這些,它還想著傳遞,傳遞奢侈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發展能從產品的不同角度來表現設計師個性和品牌內涵,一定程度上是對品牌精神的完整體驗。比如阿瑪尼家居,除了家具成品,品牌還提供個人空間的設計打造;而阿瑪尼酒店本身就是一種接近藝術的表達,即便是咖啡館、餐廳、花藝,都是設計師希望打造成就的一個無孔不入又充分具有相關性的品牌的一部分。
所以說,阿瑪尼的算盤是什么算盤?我猜,這應該是一個涵蓋你生活各方面的奢侈品王朝算盤。